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实验室快讯 >> 快讯2015年 >> 信息详情
全文搜索:
【PDF全文阅读】

        10月20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和平安养老承办的“2015年中美养老金市场研讨会”在京召开,参加致辞的领导有中保协会长朱进元、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保监会巡视员王叙文和平安养老董事长杜永茂。研讨会的主题是中美两国养老金市场的比较。美国富达基金的Leon Kampe先生、Ren Cheng先生着重就美国养老金市场和生命周期基金的情况做了介绍,Ren Cheng在90年代是美国最早设计和推出生命周期基金的业内人士,被称之为生命周期基金之父。郑秉文从中美养老金制度框架比较、中美养老金投资体制比较、中美养老金投资产品比较、中国养老金市场改革展望等四个方面发表了演讲。这里发表的是李连仁先生整理的郑秉文演讲主要内容。

 

中美养老金制度与投资体制比较
文/李连仁

        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郑秉文教授做了题为《中美养老金制度与投资体制的比较》的专题演讲,分别从中美养老金制度框架、投资体制、投资产品比较以及养老金市场改革展望等多个方面对中美养老金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郑教授指出,中美两国三大支柱的对比让人感触颇深。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中国是3万6千亿元,占GDP比重为5.6%,美国为2万8千亿美元,占比GDP为16%,这是一个重要的差异。从投资来看,美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完全投资国债,收益率在4%-5%之间,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因为美国的CPI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都很低,在1%-3%之间。而在中国,存银行的收益率仅为2%-3%之间,但在过去的35年里,CPI增长率平均4%左右,存在贬值风险,GDP增长率近10%,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超过14%,存在很大福利损失。
        第二支柱——年金,中国是8800亿元,占GDP为1.2%,美国一共是17.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为100%,有6.8万亿美元是DC型,还有10.4万亿美元是DB型,差距巨大,而第二支柱又恰恰投资在资本市场里。
        第三个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如果不算5万亿理财性的产品,中国目前估计有1万亿人民币,大约占GDP的1.6%,美国是7.4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42.5%。
        中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与美国之间差距太大,而养老金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决定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那么,推动生命周期基金是一条非常好的道路,吸取美国以前的教训,我们应推动第二支柱改革,并对第三支柱进行设计。美国第三支柱IRA的投资是分散化的,但是一旦有了生命周期基金就可以实现投资的风险分散,对于投资理财“懒人”来说,买一个生命周期就产品就可以了。
        中国的第一支柱情况复杂,进行资产配置困难,有两个原因,第一,没有建立精算年报制度,难以预测流动性的要求;第二,制度改革没有预期,因为一旦进行制度改革,年度基金收支余额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一旦实现全国统筹,财政补贴就会立即受到影响。第二支柱的改革是关键,企业年金实施已经有十年多了,员工参与力度比较低,建议引入中国版的TDF,先在中国企业中设立TDF制度。
        具体来讲,第一,尽快修改《企业年金实行办法》20号令;第二,建议建立“自动加入”制度,扩大年金参与率;第三,建议放开“有限个人选择权”,提高总体收益水平,这是建立生命周期产品选择的基础;第四,建立合格默认投资制度,克服401K的缺陷; 第五,建立生命周期基金体系;第六,大幅提高股票投资比例上限,为建立生命周期基金做准备;第七,建立EET模式的同时要建立TEE模式。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的改革进程是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实行“两阶段推进”的改革进程,即第一阶段在三年期之内建立的是延税型商业养老保险的个人养老账户,仅向商业养老保险业开放,第二阶段就转向全面开放的个人养老账户。(供稿人:李连仁)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67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