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实验室快讯 >> 快讯2016年 >> 信息详情
全文搜索:
【PDF全文阅读】

     近日,《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就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该访谈文章刊登于《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年9月9日,第3版,这里全文刊发:


增强养老保障能力 确保基金可持续
——访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记者 王永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近日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报告显示, 去年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六省份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 “入不敷出”。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增强其保障能力和基金可持续性?

制度抚养比的发展趋势应该描述为“上升”还是“下降”

     记者:《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2015年,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继续保持下降的态势,由2014年的2.97:1降至2.87:1,这意味着不到3个在职职工“养”1个老人。养老保险抚养比继续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郑秉文:首先我要做个说明,抚养比的情况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使用的表述是2.97:1和2.87:1,这是口语化的东西,看上去,从2.97到2.87是下降了,但正规的计算公式应该是:(养老金领取人数/缴费人数)*100%。这样,得出的数据就分别是33.67%和34.84%,所以,抚养比就是从2014年的33.67%上升到2015年的34.84%,是“上升”,而不是“下降”。虽然意思差不多,但这是正规的表述。否则,久而久之就把大家弄糊涂了。我今天还是用“上升”。
     抚养比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制度内的原因。扩面的速度有下降的趋势,意味着缴费人数减少了,抚养比自然提高。发展阶段不同了,扩面速度下降也可能有另外的原因,比如,制度的激励性因素不够。
第二,制度外的原因,即人口老龄化。人口抚养比反映了一个经济体的人口结构情况。从人口的抚养比来看,中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即使再扩面,受人口整体老龄化大趋势的影响和制约,制度抚养比也会提高。

过度扩面会将风险推向未来,应深深看待

     记者:去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提到,各个省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参保职工人数负增长的省份已经出现,2014年,辽宁省参保职工人数增速为-0.38%。有专家认为这是由于扩面过度造成的,您对此怎么看?
     郑秉文: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扩面过度”指向的不是正常的扩大覆盖面,不是将年轻的工作人口纳入制度,它是指针对临近退休年龄的人群,有些地方政府临时发文,让这个群体趸缴一定的费用进入制度,费用的计算标准是按照某一个公式,免除滞纳金等。如此一来,一方面实现了扩面,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制度收入,这部分收入在过去几年里大约占缴费总收入的12%左右。短期看,这一做法既完成了扩面的任务进度,又增加了当期的收入,是个皆大欢喜的好事。但长期来看存在问题,等于是短期利益代替了长期利益,将风险推向未来。试想想,趸缴的三五万元,只够发放几年养老金的。
     对过度扩面我们应持审慎的态度。对过度扩面要实行管控,在以往特定的历史时期,对这一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情况发生变化,对扩面应有要求,甚至应该立刻制止趸缴扩面的做法。扩面要合规,至少有关方面要统一设定门槛,不应任由地方随意这样做。可以说,这是统筹层次低造成的代价。
     现在这个阶段,养老保险制度追求的不单单是扩面问题,既要防止过度扩面,又要防止“撇奶油”的做法。现在应该提高缴费群体的缴费能力,增强制度吸引力,应该在这方面加把劲。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6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