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国有资本划转全国社保的文件,为此,《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该访谈内容载《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第45期(总第831期,12月4日出版),第21-23页,这里全文刊发:
国资划转社保之后,社保制度该如何改革?
专访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支出端越来越大,但收入端的“造血”能力不足,使我国当前社保制度存在不可持续性,亟待进行养老保险综合改革。此前业内预期,养老保险综合改革方案的出台日益临近,将对关系到每位参保人切身利益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完善个人账户以及延迟退休等重要改革做出制度安排。
近期,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强调,国资划转社保,不能理解单纯为社保“找钱”,而是应该成为改革窗口,推动整个社保制度的深度改革。
现在是社保降费的窗口期
中国新闻周刊:针对新出台的国资划转社保方案,有些声音认为10%的比例不高,你怎么看?
郑秉文:比例不宜定得太高。养老金的缺口问题,还有不可持续性问题,解决的主要办法在于制度设计和制度完善上,应该把精力放在制度改革、调整参数上。
中国新闻周刊:此次《方案》提出,承接主体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一般不向企业派出董事,你怎么评价?
郑秉文: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派出董事。你只是财务投资者,不要指手画脚,这个口子一开,就变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了。如果对经营层进行干预,国有经济更没法干了,会变成“二党委”。中央目前的方案中规定,不能大量变现、不干预企业经营,一般不向企业派出董事,这些原则都是很好的。
中国新闻周刊:国资划转社保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郑秉文:不仅是地方,中央的社保基金,也面临保值增值的压力。尤其对地方,未来承接这些划转国资的主体来说,又成立一个国有独资公司,来管理国有资本,能不能管好,这是个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全国社保基金2001年成立来,国资划拨过来的比例占了多少?
郑秉文:每年在制度收入里面占比不超过10%,而不是余额的百分比。目前社保基金每年的收入来自三大块,第一块是财政拨款,第二块是彩票公益金收益,第三块是海外国资减持。财政拨款占到了80%左右,后两块各占10%左右。国资收益补充进社保基金的比例,还是比较微薄的。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国资划拨社保,相比过去国有资产收益上缴再注入社保资金池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郑秉文:与以往不同,这次国有资本划拨,主要还是股权,要用收益形成现金流,注入缺口,不能变现。理论上说,三年以后可以变现,但在实践中会非常非常少。不可能变现,尤其现在要做大做强国有资产。
这些跟以前是不一样的,一方面说明对养老重视,养老的资金池里边以后固定有国有资产的影子,国有资产全民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部分实现了全民受益,老百姓感受到了自己是资产的所有者。
另一方面,对国有资产来讲,国有资产的经营,目的性更强了。激励性比以前好了,透明性强了,持有者的多元化对国企的要求提高了,监督性加强了,对国有资产提高运营效率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