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实验室快讯 >> 快讯2018年 >> 信息详情
全文搜索:
【PDF全文阅读】

日前,银保监会下发通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扩大到全国,“以房养老”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为了解“以房养老”试点开展4年来效果、前景与国际经验,《中国劳动保障报》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郑秉文教授,该访谈内容载该报2018821日,第3版,以下是访谈内容,这里全文刊发:

 

措施跟上 激活“以房养老”市场

——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记者 赵泽众

近日,随着银保监会下发《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 “以房养老”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自2014年原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以房养老”已开展4年试点,效果如何?前景如何?政府还应对“以房养老”提供哪些支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专家。

“以房养老”能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

记者:经过4年试点,“以房养老”的现状及市场前景如何?

郑秉文:4年试点的结果表明,“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个小众产品。4年来,全国仅有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开展这项业务;只有一款产品“幸福房来宝”, 签约业务仅有201单(141户)、承办139单(99户)。这份成绩单虽然不尽人意,但早在试点之初就已预料到。至于前景,可以说在较长时期内,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都将是一个小众产品,不可能有惊人突破。

其实,在发达国家也一样,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是一款小众产品,市场规模最大的是美国,目前有60多万人购买产品,澳大利亚是3万多人,加拿大和韩国只有1万多人, 我国香港地区只有2000多人。但我认为,“以房养老”还是应该尽快推向全国,否则,即使再继续试点几年,情况也不会有很大改观。

与其等待,不如尽快推向全国,因为,4年试点还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毕竟还存在空巢家庭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是有需求的,我们不能因为这是一款小众产品就不推广了。

满足社会需求是保险业的责任,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推向全国是非常必要的。

保险公司面临长寿风险、市场风险和不确定风险

记者:当前而言,“以房养老”产品对保险公司和老年人来说有哪些风险?

郑秉文: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对保险公司而言,它承担的潜在风险要远远大于老年投保人。作为老年人,在申办这项业务之后承担的风险非常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因为一旦签约,房主获得的养老费用标准就必须执行下去(给付金终身领取),房主不能吃亏。从理论上讲,唯一的风险就是承保人(保险公司)破产,这将殃及投保人,但在现实中,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

问题在于,投保人在申办这项业务之前是要权衡的,他可能面临对售房养老和租房养老回报率的比较。很显然,之所以4年试点只承办了99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很多人眼里, 住房反向抵押不如售房养老和租房养老划算,在经济上讲不是很“合适”。因此,申办这项业务的人就很少,“以房养老”成为小众产品。

承担风险的主要在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要承担长寿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不确定性风险(金融危机)等,任何一个风险都有可能影响这项业务的可持续性。

比如,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但到2035年高达4.09亿人,占总人口32.2%;到2050年高达4.79亿人,占总人口44%。人口老龄化将会降低房产价格,这必将导致保险公司业务亏损。

再比如,市场风险是指房产价格波动,如果一路下滑,公司将承担由于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再如政策风险,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越来越严厉,各地出台各种限购限售措施,目的是防止房产价格飞涨,如果出台房产税,这对房价的影响就更大了,但谁也不知道出台这些政策的具体时间。

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性,很多公司处于观望状态,参与这项业务的意愿较低,目前只有幸福人寿一家公司跟进。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6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