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实验室快讯 >> 快讯2021年 >> 信息详情
全文搜索:
【PDF全文阅读】

日前,“原子智库”就我国养老金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以下为访谈全文

 

郑秉文:社保支付高峰期到来,8090后要尽早筹划

养老规划

 

由于中国的社保制度总体上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度,个人账户实行的主要是名义账户,账户是空的,加之近几年来个别省份养老金出现较大的支付缺口,因此社会上一直存在对中国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的担忧,甚至有研究认为,到2035年,养老金将枯竭。

日前,原子智库就中国的养老金问题深度对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他介绍,过去几年来,中央政府通过收入端和支出端的组合拳,开源节流,缓解中国社保支付的严重区域不均衡问题;而十四五提出延迟退休,将使情况大为改观:到2050年,当年养老金收入提升当年GDP0.3个百分点,支出下降当年GDP2.1个百分点。

不过,郑秉文也指出,国资10%划转充实社保,不能抱有太高的期待值——一方面,划转社保的国资总规模(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大约3万亿元左右,另一方面,划转的国资中三分之二是集团股,没有流动性,只能依靠分红——这取决于经营状况。因此,国资划转社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社保基金持有股份可改变国企的治理结构,增加对它透明性的监督,增加人民作为股东当家作主和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深度。

此外,郑秉文还强调,在现代养老保险制度下,养老是要分责的——国家、企业、个人,各有各的责任。发展第二支柱表明,企业要担责、要建立企业年金;第三支柱的建立,又再一次唤醒了个人参与养老的意识。

以下是访谈: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最迟不能晚过明后年

原子智库:从你掌握的情况看,目前社保支付压力主要是在城市还是农村?

郑秉文:显而易见,社保支付压力大的是城镇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支付压力不是太大。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资金来源,二是人口结构,三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支出规模。

第一,从资金来源看,城乡居民社保支付都是来自财政——2009年新农保上线,一直到2014年改为城乡居保,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因为它本来就是财政负责支出兜底的制度,个人缴费完全进入个人账户并形成资金池,没有用于支付,风险敞口完全留给了财政,不是纯粹的社会保险制度,而更像是一个社会救助制度,所以,支出压力是始终如一的。

展望未来,城乡社保支付曲线是一个抛物线型:我国城镇化率现在是60%多,到2050年要达到80%——在未来的30年里,每年要提升0.7~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数在逐渐减少。这就意味着,财政支出占比要相对减少。因此,城乡居民社保支付的压力小于城镇职工。

而城镇职工社保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资金主要来源于职工缴费,较少来自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多年来仅占每年养老金支出的15%左右,基本是固定的。老龄化导致人口结构逆转:劳动就业人口越来越少,占比越来越小;退休人口越来越大,占比也越来越大。这样,作为一个保险制度,就面临着缴费收入越来越小而支出却越来越大——全世界都有相同的趋势。这对基金的收支平衡,就产生了巨大压力。

第二,从人口结构看,从现在开始到未来30——2050年,城镇化率以每年0.7~0.8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转移出来的这些劳动力随着市民化进程,要成为这个制度的参保人、受益人。其以往的缴费记录,是城乡居保,如果要转到城镇职工社保,就面临着缴费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十四五规划鼓励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尽量参加当地的城镇职工社保。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导致这两个社保制度面临的压力不一样......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0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