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实验室快讯 >> 快讯2023年 >> 信息详情
全文搜索:
【PDF全文阅读】

2001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至2022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逾2.8亿人,占比19.8%,预计到2050年将达三分之一以上。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福祉的需要,也顺应了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银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在《经济日报》撰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全文刊发如下:

 

老龄社会长寿时代催生银发经济

 

/房连泉

 

银发经济又称老龄经济,是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提出银发经济概念,2015年欧盟将其界定为与人口老龄化和50岁以上消费者支出相关联的经济机会。

总体来看,银发经济涵盖了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全领域。其中,老龄事业主要体现政府举办或起主导作用,老龄产业则更加强调发挥市场作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对养老产业作了细分,共有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和老年社会保障等12大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包括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养老金融等服务消费,还包括文化、艺术、体育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居家和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等,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和业态复杂多样等特性。

人口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2001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至2022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逾2.8亿人,占比19.8%,预计到2050年将达三分之一以上,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福祉的需要,也顺应了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银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据统计,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城乡3亿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口,基金支出6.3万亿元,为老年消费提供了物质保障。未来10年,预计每年新增退休人口2000多万人。在庞大的老年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为活力型低龄老年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为1.5亿人,超过老年人总量一半,他们拥有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优势,可为就业市场提供有益补充。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预期提升,老年人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方式趋于多元化,医疗保健、继续教育、文体旅游、康养服务等成为热门。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老年网民群体快速增长,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深入老年生活,银发经济增长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在资本市场上,不少上市公司加大养老领域投入,积极布局老年用品生产、养老金融、养老服务和养老地产等板块。此外,还有一些大中城市将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纳入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了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发展适老产业。2022年出台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从老年用品研发、优质产品推广和鼓励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要求在全国规划布局一批银发经济重点发展区域。

二是坚持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协同发展,双轮驱动。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普惠性和共担性原则,健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23年5月发布的《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进一步兜牢老年人服务保障底线。

三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参与。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部署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发展,在金融、土地、税费以及就业等方面给予诸多政策扶持,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养老产业领域,既拓宽了投融资渠道,也带来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养老产业领域的各项体制机制改革。

四是多层次社保体系不断完善,为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国社保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推动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医疗两项保障制度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医保报销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福利津贴项目日益健全。自2016年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启动试点,至2022年已覆盖近1.7亿人口,在加强对失能老年人保障的同时,也带动了护理服务行业快速成长。随着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银发经济在GDP的占比将持续攀升,在拉动内需、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0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