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社保实验室)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四届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发布式在京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局原局长唐霁松做主旨演讲,本期《快讯》刊发唐霁松先生发言文字实录:
未来企业年金的“五个坚持”与“五个着力”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暨企业年金20周年回顾与展望的论坛。大家都知道,从2011年起,我翻了一下,其实郑秉文老师这个团队已经连续发布了14部发展报告,我看了一下几乎涵盖了整个养老金融的各个领域,从养老金资本市场到账户养老金,从长期护理保险到社保经办服务,从精算到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我觉得内容十分的丰富,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确实是可喜可贺可敬。
因为今天要讲20年的回顾,我们就有一些需要回顾的,也有一些要展望的。2004年的时候第一部企业年金政策法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颁布,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时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都有哪些问题,我概括了一下,大概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不足:
1.管理上有缺失;2.人员欠专业化;3.收益率低下;4.发展极其缓慢;5.风险防控机制是不灵敏的。
到了现在20年过去了,我觉得企业年金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政、产、学、研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在座的很多机构。再展望未来20年,我借此机会提点建议,我可以概括为“五个坚持、五个着力”。
一是要坚持政府引领,着力加强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加强企业年金制度提质扩面。我觉得任何一项制度必须靠政策的指引,比如电动车,北京用了电动车就不必限号,在北京,必须要有政策上的倾斜才能推进。比如我听说现在发展雄安新区也要出台新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政策法规,正在研究,也准备出台。这是宏观上。在微观上我觉得一方面要建立企业简易年金计划,另外要完善加入机制,尽快找到企业年金从自愿到半强制的实施路径,进而探索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向半强制乃至强制过渡,有条件的应该实施自动加入机制,向实现企业年金普及性、普惠性迈进。原来的压力其实并不大,我们在人社部干了很长时间,尤其是职业年金出台了以后,我觉得在这方面的压力是越来越大的,因为职业年金是强制性的。此外,我觉得要适时调整企业年金的税优政策,完善企业年金领取阶段计税的政策,特别是要加强降低中低收入退休人员的税负水平,完善激励企业以及个人的机制。
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着力发挥年金制度的自身优势,遵循运行的投资管理的规律。要深刻理解企业年金长期性和保障性的特征,将追求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作为管理运营的首要目标,要充分发挥投资机构的专业优势,完善企业年金的四方治理的治理结构以及政策定位。同时应该确保投资决策与企业年金管理目标相匹配,逐步杜绝短期排名的业绩攀比。现在我们最大的压力,特别是机构跟我们反映过无数次,尤其企业年金,包括职业年金的排位,在短期就看排名。共建基于长期稳健和风险收益平衡且符合客观规律的养老金投资的价值观,回归投资本原,有效提升收益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三是坚持纵向严格监管、横向相互制约,着力强化协同,建立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长效机制。年金的安全是制度可持续的根本,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规律,资金运营涉及开户、归集、投资、保管、结算、转移、支付、披露诸多环节,管理机构分布在银行、保险、基金、证券多个行业,当然也包括政府的相关部门、监管部门。运营环节多、管理模式复杂,基金管理风险敞口分布范围也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还面临着信息披露风险和舆论导向风险。因此业务发展要求监管手段更加到位,要建立健全全流程连续、动态、实时、可追溯的风险防控机制。
四是坚持统一高效、决策科学、服务至上的理念,着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前面有领导提到,这块就不具体说了,这方面就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年金信息平台以及公共的企业年金管理服务平台,促进年金企业发展的准确、及时、稳定、安全和可控以及要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
五是坚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全行业人才素质的培养,持续培育年金高质量发展的土壤。无论是政府政策制定部门还是日常的监管部门,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学界、研究部门,人才的培养、队伍的建设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与宣传的结合是推动年金制度加快发展的基础,更是统一思想、取得共识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尽快形成年金市场良性发展的格局,才能提高企业年金对参保人、对机构管理服务的水平。原来我也呼吁过好几次,每年的人大、政协的提案,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政协、人大的建议和提案,主管部门,甚至于一些领导,还是能够关注到的。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我觉得企业年金的扩面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特别需要加大气力研究和推进企业年金这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企业年金的现状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大国身份完全不相符,确实需要加大力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在明年要抓好九项重点工作中我捋了一下至少有三项直接或者间接涉及养老金融,比如第一项中提到要提高投资效益,在第三项中提出要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其实第二支柱的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发展实际上是改革很大的举措,但是没有落地,要见效。第九项更提出了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等等。我觉得这些提法既重要又迫切,我们原来也错过了一些机会,比如说我们原来降企业费率的时候,现在企业一刀切从20%降到了16%,如果当时留了2个点,直接划到企业年金当中去,现在的局面完全不一样,但是现在我们不是说没有机会,只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的领导能够下这个决心,其实我们的企业年金还是会有更快、更大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的社会保障深化改革和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