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论文 >> 工作论文2025年 >> 信息详情
全文搜索:
【PDF全文阅读】

这期刊发的《工作论文》是由庞茜、郑秉文联合撰写的《拉美养老金改革40年的得与失——读<1980-2020年拉丁美洲养老金私有化改革40年评价:承诺与现实>》,如引用,需征得本实验室(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或作者本人的同意——编者。

 

拉美养老金改革40年的得与失

——读《1980-2020年拉丁美洲养老金私有化改革40年评价:承诺与现实》

 

庞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郑秉文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一、“智利模式”40年及其影响

1981年,智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放弃传统的DB型现收现付制,探索创建世界上首例DC型完全积累制,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引入个人账户,缴费完全进入个人账户,形成账户资产;养老金账户资产有账户持有人选择养老金特许运营公司AFP,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投资收益全部留在账户内;账户持有人可“用脚投票”,选择养老金投资管理人,形成竞争性市场;账户持有人达到退休年龄后从个人账户内提取养老金,实行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智利养老金新模式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高度关注,拉美国家纷纷效法,先后有12个拉美国家效法“智利模式”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改革,他们是阿根廷(1994年)、玻利维亚(1997年)、哥伦比亚(1993年)、哥斯达黎加(1995年)、多米尼加共和国(2003年)、萨尔瓦多(1998年)、墨西哥(1997年)、巴拿马(2008年)、秘鲁(1993年)和乌拉圭(1996年),等等。随后,“智利模式”受到前苏联东欧转型国家和东南亚经济体社保制度改革的高度关注,十几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账户因素,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地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国大陆建立起统账结合的混合型养老保险制度,香港地区建立起一个较为“纯粹”的智利模式的强积金制度。据初步统计,目前世界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入账户因素的国家已超过三十多个。重要的是,20年前,“智利模式”中的DC成分在将近10个国家养老金改革中被进一步演变为NDC模式。

2021年是以“智利模式”诞生为标志的拉美地区养老金改革40年。40年来,研究“智利模式”和拉美养老金改革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学者们见仁见智,拉美地区改革后的养老金制度也出现一些分化和再改革趋势,国际社会和业界对其评价也毁誉不一。早在智利改革20周年时,有国际组织撰文对拉美养老金改革进行评估。在智利改革40周年时也有国际机构发表论文重新评估这个养老金模式。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评估,笔者2021年也曾撰写论文对智利模式及其拉美地区改革进行回顾与评估。随着时间的流逝,智利模式和拉美养老金改革留给人们可以评估的空间和思考会更加广阔,更加深邃。2011年曾是南美大陆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元年,那年,乌拉圭和智利首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迄今为止又过去了10年多,除这两个国家之外,只有阿根廷在2015和2017年两个年份人均GDP超过中等收入陷阱后又回撤下来,其余所有9个南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均在中等收入陷阱几乎半个世纪,“增长性贫困”特征依然没有明显变化,这不能不说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率低,反贫困作用不明显并由此对“增长性贫困”负有一定责任。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2020年12月,有一本评价“智利模式”和拉美养老金改革的专著问世:《1980-2020年拉丁美洲养老金私有化改革40年评价:承诺与现实》。这部著作的作者是著名的卡梅洛·梅萨-拉戈(Carmelo Mesa-Lago)教授,他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与拉丁美洲研究的著名教授,这本重要著作是梅萨-拉戈教授在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的支持下完成撰写的一部英文学术专著。受作者之邀,笔者有幸第一时间拜读这部大作并应邀对其做一书评。虽然与作者是老朋友,网上也有不少作者的信息介绍,但笔者还是向作者请教他的简历,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介绍梅萨-拉戈教授,没想到,梅萨-拉戈教授发来的简历和作品清单长达76页。

二、《承诺与现实》的主要内容及其作者

梅萨-拉戈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养老金、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经济体制比较、拉丁美洲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古巴经济史等。由于研究需要,笔者十几年前就阅读梅萨-拉戈教授的论文并建立起通信联系。梅萨-拉戈教授出生于哈瓦那,1956年毕业于哈瓦那大学法学院,1965年在迈阿密大学获经济学硕士,1968年在可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通晓英文、西文、葡文、法文,曾在几十个国家进行访学,参加学术会议,并在国际劳工组织和拉美经委会等十几个联合国机构与国际组织做短期咨询工作或参与研究工作。

梅萨-拉戈教授工作十分勤奋,著述颇丰:从195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古巴乡村租赁业改革及其效果》,到2022年底即将发表的《古巴公共养老金的可持续性》,总计发表学术论文195篇;从1959年出版第一部西班牙语《社会保障的计划》专著,到2022年7月即将出版的《古巴、中国、越南的经济模式比较:社会目标与财务可持续性》,独著与合著的专业著作50余部,参与章节写作的著作150余部;在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各国新闻媒体发表大量言论和文章。

1980-2020年拉丁美洲养老金私有化改革40年评价:承诺与现实》(下简称“《承诺与现实》”)这部专著对拉丁美洲乌拉圭、智利、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墨西哥、哥伦比亚、多米尼加、秘鲁、萨尔瓦多九个国家养老金40年改革进程、现状和前景进行了专业分析,内容丰富,角度独特,既很有学术价值,又有政策分析。梅萨-拉戈教授在《承诺与现实》中建立的评价体系分为5个指标,根据这些国家公开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对未实现预期效果的原因进行探讨。梅萨-拉戈教授在书中给出大量的图表及数据,包括24张图表及2张附表,并列出上述九个国家的统计数据以及200多个可靠的索引数据。

《承诺与现实》还对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萨尔瓦多四国2008年以后的养老金再改革以及哥伦比亚、秘鲁的改革提案进行评价,对四个国家的再改革进程及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再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同时对巴西养老金的参数化改革进行专门论述,讨论巴西养老金体制及其参数化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承诺与现实》第一部分介绍背景情况,第二部分简单回顾拉美地区1980年以来的养老金改革情况,第三部分介绍拉美九国养老金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对话情况,第四部分评价拉美九国养老金改革成效,第五部分介绍和评价拉美地区养老金制度再改革现状,第六部分是对全书主要观点的总结和提炼,第七部分是对未来改革的建议。

三、拉丁美洲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历程

拉美地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为政府公务员、军人、铁路工人等群体建立起养老金计划。20世纪50年代以后,拉美地区借鉴欧洲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制度覆盖人群,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部分拉美国家都建立起现收现付型的养老保险制度。

20世纪70年代末拉美普遍面临着经济危机和严峻的财政赤字,政府主导的公共养老金体制陷入财务可持续性困境。为此,1981年智利政府率先开启养老金改革。之后,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智利模式”被推广至其他拉美国家。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将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为个人账户制、完全积累型、公司投资运营的养老金管理模式。书中根据不同国家改革的激进程度,将改革模式分为替代模式、平行模式和混合模式。其中,替代模式是将公共养老金完全转化为私人养老金;平行模式是同时保留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两套体系并允许参保人自行选择其中一种;混合模式则是以公共养老金作为第一支柱,私人养老金作为第二支柱,参保人需同时参加两种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国家的私人养老金体系暴露出较多问题,养老金再改革被提上日程。从2008年开始,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萨尔瓦多四国纷纷推进结构式改革来解决现实问题,哥伦比亚及秘鲁也在近几年提出再改革的议案......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5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