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

发布会在京召开


                   会议速录         报道链接           会议简讯         会议日程




发布会现场

2017年11月20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首次出版6卷,翻译了12个国家共18部社会保障成文法:第一至三卷为《美国社会保障法》、第四卷是《2006年美国养老金保护法》、第五卷《欧美社会保障法律》和第六卷《亚太社会保障法律》,全书共计500万字。


中国社科院科研局马援局长主持会议第一单元

会议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由中国社科院科研局马援局长主持。马援介绍了主要参会人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同志、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原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同志、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同志,还有会议的主办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女士。参加发布会的人员还有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副院长致辞

第一单元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副院长致辞。他指出,《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由中国社科院郑秉文研究员领衔的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翻译,历时八年,共计500万字,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引入国外社会保障法律经典,填补了社会保障法学领域的空白。在过去20年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近14亿人口的中国铸就了一道坚实的安全网,但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发展缓慢,养老保险规定多采用国发文件的形式,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采用的也都是行政法规形式。2010年社会保险法出台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但在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上,目前还不完善。从这套《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中可以看到,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法规,条款细则内容详尽,对我国立法很有启发。译丛也是践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现。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致辞

会议随后由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钟蓉萨副会长致辞。钟会长表示:中国正面临人口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正三角到未来的倒三角的结构转化,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状况下,财政负担也将越来越重。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60岁以上人口2.3亿人,财政收入16万亿,如果每人每月需要3000块钱的话,将占到财政收入的一半。与此同时,中国财富增长速度是很快的,我们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30年来人均年化增长速率是13%。但由于缺乏养老制度的引导,老百姓长期积累不足。在国家的层面,目前只有社会保险法,包括年金,职业年金这些制度,到目前为止都是采用部门规章的形式。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通过立法来统一认知,完善顶层设计,通过税收激励来引导个人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意义是非常大的。十九大也提出,要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还指出要吸收人类文明有益的成果,构建运营有效的制度体系。这部译丛将来会为我们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主持会议第二单元

会议第二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主持。赵社长首先介绍了丛书的出版过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三年的努力下,《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得以成书。丛书翻译了12个国家的18部社会保障法,涵盖了目前主要国家的不同社会保障制度。这套译丛将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提供重要参考。随后由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建平总经理、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邓召明与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熊军分别致辞。这一单元的最后,由李培林、胡晓义、郑功成、钟蓉萨、马援、郑秉文、刘建平、邓召明与熊军共同为新书揭幕。


新书揭幕(左起李培林、赵剑英、马援、郑功成、钟蓉萨、郑秉文、胡晓义)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主持会议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由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研究员主持。首先,郑秉文介绍了丛书的始末。时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陈良司长是当时的倡导者、发起者、操作者。八年前由基金监督司陈良司长立项(课题经费十万元),郑秉文团队留下五万元,胡继晔团队拿走了五万元,各自分工启动了这项工作。当时陈司长领着团队在郊区开会,这是第一个回合。第二个回合以后,在马援局长大力推动下,中国社科院给予大力支持——社科院出资一百多万支持出版社资助这套丛书。第三回合是钟蓉萨会长资助翻译了美国PPA2006法案,丛书积累到了500万字。发言的最后,郑秉文研究员对胡晓义副部长、陈良司长、人社部基金监督司、社科院、中国社科出版社、众多译者表示深深的感谢。随后,由原人社部部长、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讲话。


原人社部部长、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致辞

胡晓义首先祝贺《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正式发行,他介绍了他与丛书的渊源。2009年底的时候,当时应对金融危机,中央经过审时度势,有意的把《社会保险法》出台节奏放慢,不是三读而过,而是增加了深读。但是还有一定的分歧和意见。另外一个情况是,从2006年开始,企业年金转向市场化运营遇到了完善监管法规的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部里责成基金监督司,请他们搜集国外的相关法规资料,作为立法和完善制度的参考,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承担了这个工作,当时的及时完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是做出了贡献的,后来的情况就是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经过八年的努力翻译了几百万字的六卷本的译丛,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确实令他非常敬佩。这也是为本书作序的原因。
胡晓义认为,译丛的面世是社会保障领域的历史性突破:一是它客观的介绍了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状态,为专业人士进行科学的比较,借鉴和批判提供了基本事实,也有助于各方面在同样的事实基础上展开讨论,这部译丛的出版,最基础的价值在于还原历史的真实;二是世界的多彩。译丛汇聚了几十部外国的法律,各国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各式各样,多姿多彩,体现在不同的社会保障理念,表现出广泛的包容性,可以说是色彩纷呈,各具千秋,我们无法照抄照搬,国外也都是在立足自己的国情做出各自的选择。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应当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来开拓创新;三是实践的生动。多部法律彼此联系,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变异和发展,反映出即便是法律强制性的规范,也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内含强烈的生命律动。读这些法律,可以触摸到时间流动冲刷下的痕迹,也使我们很容易记起那句格言“与时俱进”。如果说还有一点期待和展望的话,如果有一天,我们中国的社会保障法律能够日益健全,日益完善,成了体系,甚至被外国广泛翻译、引用和研究,那时候就真的是中国更深入的融入世界,并且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时候了。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致辞

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发言。郑功成表示:这套丛书是社保领域的重大的基础性工程。它的意义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大家知道,法律是凝固的知识,法律更是最大的共识,法律背后其实掩藏的制度的价值追求,法律本身一定有着非常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所以,原汁原味的把国外的法律翻译过来,对于我们了解世界,理解世界,研究世界是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是重大的基础性工程,具有重大的价值;二是对社会保障的立法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法部门中相对滞后的是社会保障的立法。社会保障在任何国家都是立法先行,因为只有法律才能认可这个权利,法律有法律的义务,制度才可随之执行。中国社保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立法先行,但是现在立法要加快步伐赶上去。一个制度成熟的标志,不是红头文件,而是法律。只有制度上升到法律,才能说这个制度是定型了。中国的立法原则性比较强,操作性比较弱,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细致到什么样程度。最后,这套丛书的出版正当其时,十九大刚刚召开不久,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保障,他认为标志就是社会保障事业要落实到法治的轨道上。所以社会保障立法应该是被高度重视的,这个时候推出这套丛书,一定对中国社会保障立法,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原司长陈良发言

在这一单元最后一位发言人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原司长陈良。陈良表示:译丛这项工作的难度至少有三个,一个是经费的问题,人社部虽然给了十万块钱,对人社部而言这算大钱,但放在丛书里来说就是小钱了;二是人力的组织,12个国家,18部法律,组织工作浩繁;三是协调难。在郑秉文研究员的带领下,团队经过了八年的努力,这种精神可歌可泣。法律译丛的翻译出版,是社会保障领域的一件大事情。译丛不仅弥补了社会保险法建设的空白,也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建设方面是补上了一个很大的欠缺。最后,译丛对第一线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法律的学习,对立法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丛书的发行对中国社会保险法立法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推动。
       郑秉文研究员做了三点总结:第一,八年前人社部的领导,做了这样的决策。八年后开花结果,为人社部的决策致以崇高的敬意。第二,人社部拿十万块钱,撬动了一两百万,这是典型的PPP,这在八年前已经运用到我们的研究上了,这种方式应该继续发扬下去。第三,八年前头发是黑的,现在干到白了,希望黑头发的同志,社保法领域的、社保领域的、政府界的、媒体界的、实务界的和学界的各位同仁,在今后继续下去。随后,会议进入第四单元的研讨环节。
       第四单元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研究员主持,本单元主题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自由发言。首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综合处袁山处长发言。袁山表示,丛书对社保人来说,对于了解学习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的价值。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来看,先立法后实施是这个制度的内在的要求。中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到现在已经六年多的时间,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险的实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刚刚闭幕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还很重,社保法的修改的问题也在研究,包括很多社保法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度。上周社会保险条例公开向社会公开意见,还有未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条例,这是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译丛提供了最宝贵的一手资料,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延中所长认为,译丛为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国外的法律法规提供了一手资料,非常有意义有价值。随后,王延中建议:一是这套书要继续做下去。陆续按照国别,按照法律法规的发展的演变历程,比较全面的把最新的立法的一些内容介绍到国内。二是希望从研究的角度,对条文的来龙去脉做一点解读,帮助准确的理解当时立法的过程,以及主要的改进的地方。最后,王延中表示,关于社会保障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全是资金层面的,还有社会保障的服务提供标准。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了“七有”,原来是十八大和十七大里讲的“五有”,这些不光是有资金有服务,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等这些,不完全是资金一个方面的事情。这方面的法律也很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所长表示,丛书信息量非常大,汇集了这么多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与经验,作为一个工具书,能给研究工作能够提供很多的便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张翼院长表示,丛书系统的整理了先发国家在社保立法方面的具体的规定。当前中国碰到的最重大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生不出人,第二个问题是养不起老。中国人寿命延长的速度比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快,通过对先发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的研读,提早做好制度的研究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大问题,也是十九大报告所说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的体现。在养老领域,就是老年人希望的生活改善速度与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丛书的翻译出版对未来的研究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表示,丛书的出版开拓了社会保障法的国际视野,也是社会保障法治的鸿篇巨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社会保障法的比较法研究达到了新的境界,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和非常重要的一手资料。她代表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代表中国社会法学会,也代表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证法所,对丛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也对辛勤从事翻译和编辑工作的郑秉文团队和各位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她认为:丛书的出版恰逢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绩做了非常多的论述,总书记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要为13亿人口编织起保障之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蓝图前进。法治,特别是社会保障法治必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切实离不开法治的支持,在改革的过程中怎么做到依法有据,法治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译丛的出版,必将大大的推动国家社会保障法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社会保障法上非常重要的传统。译丛首先拓展了我国社会保障的比较对象,基本覆盖了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有助于理解各国如何探索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法治的道路。其次,译丛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法典翻译的难题。译丛的出版,将对我国社会保障法的研究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重要的学科,也是新兴的学科,译丛为社会保障法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表示,写书、出书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仅仅要有精力、团队和支持,还要有各种外在的条件的成就。这样的一套书,对社会保障学界,对社会保障法学界,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大的工程或者是大的事件。这对我们今天去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以及从事未来的社会保障法学,或者说立法,以及法律制度建设,法律实施这样的著作都非常有价值。从法律的层面来说,对当今依法治国这种需求,这样的一种理念也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我们的战略,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重申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两个背景下,丛书的出版对未来的研究以及未来的立法,以及未来的法治化进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治化,一个是观念上,理论上,更多的是需要在具体的可操作的层面。现在的社会保障立法,五个险种里最长的才30条,还有一些重要的险种没有法律规定。社会保险立法需要把相关的制度化,在法律事实中需要统一的规则,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公民的社会权或者是基本权利的实现。丛书大大丰富了比较法研究,它的价值会持续的发挥作用和影响。
       清华大学陈秉正教授认为,近年来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融合的趋势不断的加强,不仅是搞法律的人需要研究、比较,为中国的立法提供参考,这方面的意义非常重大。即使做实务的也很重要,因为通过它的法律,可以了解到它的实务,而且法律是多年来实务工作的高度的总结。研究拿到第一手的资料不容易,有这么一套原汁原味的丛书,是非常好的学习参考的资料。还有一个期待,有些配套法规希望得到进一步的介绍。比如说美国OASDI基金等都有相应的立法,这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运用非常有必要。
       清华大学法学院郑尚元教授认为,这个工作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这个工作会产生很多连带作用,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离开精算,社会保险没法做下去。除此之外,搞社会保障的学科里,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也要参与进来,因为它本身涉及到政治公平正义的重构问题。最后,期待在未来能看到更多的德国和日本社会保障法的内容。
       社会保障和劳动法专家姜俊禄律师表示:丛书实际上是两块,一块是社会保障,还有一块是法律。丛书在国家立法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价值不可估量。当前,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地位很尴尬,这一方面是国家重视程度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也是这个领域研究不够的问题。历史上就法规类来说,这是社会保障中最新唯一的一套。丛书提供了立法的依据,这也是这套书的价值所在。最后,姜律师建议,不仅要出一本书,更要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要成立一个网络,要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才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投资进行服务,我觉得这套书给我特别多的启示。
       西北大学的唐丽娜副教授作为校译团队的成员,表示作为社会保障教学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对国外的社会保障法律,既感慨美国社会保障法法律体系的那么的细致,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和美国之间的区别和不同,这种认识,对科研包括具体的教学都得到了非常积极的体现。
       中国政法大学胡继晔教授表示,作为八年前最初的译者之一,认为中国的法律原则性太强,无法按照法律工作。比如说被称之为市场经济宪法《反垄断法》大概只有六七千字,《社会保险法》,从开始到结束也就一万多字,而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将近150万字。中国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无法根据社会保险法进行具体的工作,但是美国的社保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按照法律工作。翻译的过程也是我们国家在法学理论方面向国外学习的过程。从国外的法律里面到底学什么?比如说英国的反欺诈法,澳大利亚的数据匹配法案的核心问题解决什么?这种可以作为参照的价值,是非常值得我们,尤其是法学界、社保界学习的。
       中国政法大学娄宇副教授表示,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法治学科在法律地位比较偏门和冷门,这个领域里社会保障法的研究更加偏门和冷门,丛书的推出可以唤起更多的学界和实务界的人士对社会保障研究的关注。在社会保险领域涉及到的主体非常复杂,涉及到公民个人,用人单位,工会,涉及到政府等等,如果仅仅通过政府规章,通过行政法规的话,不能全面的考察各个社会主体的要求,而立法的过程,立法出台的若干的审读过程,使各个利益群体参与过来,立法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立法可以使社会保障政策具有持续性,尤其是对社会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建立在代际契约法理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在社会保险领域,通过法律规制权利义务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的社会保险法系来自于德国和日本的传统。可能德国社会法典不是法律的汇编,它更加符合我们法律的应用习惯和使用习惯,法典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法律的漏洞会后用总则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解释,这是大陆国家非常值得借鉴的东西。
       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胡玉玮研究员表示,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等等。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增长,他认为通过法律的形式,通过依法治国的形式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最好的手段。十九大报告没有改变对初级阶段的判断,但主要矛盾已经有所调整。我国社会经济诸多领域存在很多问题,更需要国际经验。特别是在社保法律领域,海外的社会保障法律的历史长达百年,而我国只有短短六年的时间,仍然需要学习海外过程的经验,这样才能缩短我国的改革进程,从而增强人民的福祉。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余少祥研究员表示,除了关注社会保障法法规本身外,一些和社会保障相关的配套法规也需要关注。中国80年代以来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导致了过渡的市场化的后果,使得我们的医药费用连年上涨。还有医疗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医疗市场的混乱,这对医疗保障有非常大的影响。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立法强调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公益性事业,这就是社会保障和法学研究结合的范例。因而,在做社会保障法规研究的时候,同时也要关注一下跟社会保障配套的相关法规研究。
       最后,会议由郑秉文研究员回顾了这八年漫长的翻译进程。

(供稿人:高庆波)



《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速录

第一单元     致辞

马援: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现在开始,参加这次发布会的领导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同志;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原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同志;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同志;还有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女士;参加今天发布会的人员还有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不再一一介绍,让我们代表各个主办方向各位与会的领导和嘉宾一致表示诚挚的感谢和衷心的欢迎。

十九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历时八年完成这套世界社保译丛填补了一个空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套译丛的出版也是一件大事,我们代表中国社科院向这套丛书的出版表示祝贺。首先,有请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同志致辞,大家欢迎。

李培林:尊敬的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原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同志,尊敬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女士,各位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由我院郑秉文教授领衔的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翻译,历时八年,500万字,这是我国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引入国外社会保障法律经典,填补了社会保障和法学两个领域的这方面的空白。

过去20年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90%以上的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稳步发展,有效的防止了因老年疾病、伤残、家庭变故的可能引发的贫困问题,为近14亿人口的中国铸就了一道坚实的安全网。同时可以看到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发展缓慢,养老保险和遗老保险的规定多是采用国发文件的形式,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采用的也都是行政法规,2010年社会保险法出台,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在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上,还不完善,翻开眼前这套《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可以看到,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法规,条款细则内容详尽,对我国很有借鉴,也对我国立法很有启发。当时我国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要立足本国国情,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将是14亿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将日益完善,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法研究领域,今天发布的这套《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必将留下浓重一笔。

今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40周年,党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了贺信,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三大定位,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我国社会科学的严重的殿堂,党中央的智库。我们始终站在哲学社会科学前沿,为党中央国务院建言献策,今天发布国内首套社会保障法律译丛,正是践行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向郑秉文的团队表示祝贺,同时也呼吁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们更多的开展跨学科的研究,要有为天地立心的历史担当,全面创新,开拓进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我也希望郑秉文的团队继续前行,再创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马援:八年,出了500万字的成果,这是好成果,我们社科院有义务推动这套书丛书出版,今天的会议主办方还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也来了,他们对丛书的大力出版也大力支持,我们表示感谢。也要感谢郑秉文教授,没有他锲而不舍的,八年的坚持,以及到后面卓有成效的公关,突破了两个限制,这个丛书也是不能如期出版的,感谢他。下面有请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钟会长致辞,她对于社保研究中心的支持非常大,她本人也是养老基金投资方面的专家,有请钟会长。

钟蓉萨:尊敬的李培林副院长,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来出席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社会保障是大概念,我们基金业协会一直在推动基金行业能参与养老金的相关工作,今天的会议得到了各位老师、领导和媒体的支持。刚才我也是很有感触,就像刚才主持人讲的,今天的这套书如果没有郑秉文老师的坚持,当然也有陈良司长他们当时的动议,包括这么多年的坚持,是不可能出版的。我有时候在一些场合跟郑老师说,我们属于后面来摘果子的,只是在资金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没有他们的动议和这样的坚持,我觉得实际上是很难让大家今天能够齐聚一堂的。所以在这里,对郑老师和陈老师,包括社科院的支持表示感谢。

十九大提出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面临从50年代正三角到未来的倒三角,我们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状况下,包括财政的负担,联合国也有个统计,我们到201660岁以上是2.3亿人,财政收入2016年是16万亿,如果每人每月3000块钱的话,占到财政收入的一半。我们也看到我们的财富增长速度是很快的,我们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30年来,人均年化是13%。但是,有专家说他的老家在广源,他爸爸妈妈的钱除了存钱就被高利贷卷跑,基本上几年来一遍,最后这个钱就没了。缺乏养老制度的引导,老百姓长期积累的钱经常被骗,或者说积累不足。所以我们一直在大力的推动养老金的第三支柱,希望国家通过税收的小小的激励,来引导个人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

同时,刚才李院长也讲到,我们国家的养老金一直没有专门的法,在国家的层面,目前只有社会保险法,包括年金,职业年金这些制度,到目前为止都是人社部的部门规章。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通过立法来统一认知,完善顶层设计,这是意义非常大的。十九大也提出,要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还指出要吸收人类文明有益的成果,构建运营有效的制度体系。这部译丛将来会为我们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意义重大。

  我们也很高兴,包括基金协会,也包括今天来的中欧、天弘和鹏华基金都能参与其中,来支持各位专家,对我们的养老的立法和制度的建设摇旗呐喊,非常感谢出版社的支持,非常感谢社科院的支持,也感谢郑老师团队的辛苦劳动,预祝今天下午的仪式和发布会顺利成功。

马援:领导致辞的第一阶段结束了,第二阶段由中国社科出版社赵剑英社长主持。

第二单元     发布

赵剑英:尊敬的李培林院长,胡晓义会长,郑秉文主任,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和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各位领导、专家今天下午出席《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特别要对郑秉文教授以及他的团队八年来的辛苦努力,今天这么大规模的译丛的正式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这套译丛是由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作为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过近三年的修改,《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一共翻译了12个国家,18部社会保障法,涵盖了目前主要国家的不同社会保障的体系制度。希望对中国社会保障建设提供新视野和理论支撑。习近平指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按照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我们推出了这套译丛,将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提供重要的参考。

近年来,我社有多个核心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院党组,特别是李培林院长的支持,我们的智库办的越来越有影响,我们与30多家研究所,国内高端智库的专家组成的顶级专家队伍,所出版的智库产品,获得各界专家读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国内外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两年来,我们出版了一系列200余种,包括有的图书像中英文版的,一带一路的系列,我们有18种送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占到了上会总数的1/3,引进了海外高端人士的关注,充分现实了中社智库的影响力。

  下面进行新书的发布,首先,有请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平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刘建平:尊敬的李院长、胡会长、郑会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非常荣幸的参加《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仪式,首先感谢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和郑秉文教授的邀请,给我们这样学习的机会,我代表中欧基金对法律译丛的出版表示中心的祝贺。党的十九大对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了一些深刻的阐述,我们知道,社保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运行需要规范,它的发展需要法律起保障。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充分的借鉴境外的经验,境外发达国家的社保立法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法律体系相对比较完备,实际上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这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这套丛书涵盖了12个国家的18部社保立法,这个立法过程像刚才几位领导讲到的,过程历经艰辛,现在终于能够成册让我们很感动。这个丛书的科研力量,人社部,基金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汇集起来的结晶,我本人是北大法学院毕业的,看到这个丛书很受启发,它的出版对我国的社保法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我们非常有幸参与其中,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积极的参与社保、养老业务的研究和业务拓展,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深入的学习,另外一方面也想贡献一点我们的力量。

  今年上半年,中欧基金捐助成立了清华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同时也参与了基金业协会组织的养老金研究,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资产配置团队,为这个业务做准备。未来中欧基金将怀着感恩之心,回馈社会,积极的参与和支持各类的养老金活动和有关方面的合作,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最后,预祝这次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赵剑英:下面有请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邓召明总经理。

邓召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特别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新书的发布会。作为发布会的协办方我们首先感谢郑教授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能够加入到这次社会保障法律丛书的学习和推广队伍中。同时感谢钟会长,感谢基金业协会的信任,能够在丛书的推广中尽自己的微博之力。首先,这套丛书对我国社会保障法治建设意义深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关乎国运的社会保障改革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保障法治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进行研究,个别追踪社会保障改革热点的研究又不成体系,这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化、法治化、系统化的要求。

郑教授的团队历时八年,也是非常的艰辛,组织翻译了《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完整引入国外社会保障法律的译丛,填补了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法两个领域的研究空白,其意义深远。这套译丛是一套工具书,对国外社会保障法律的忠实翻译,使其不同于其它研究著作,它为广大社会保障工作者打开了借鉴国外经验的有效通道。大家知道,法律语言本身生涩难懂,其它文字的法律条款更甚,这套译丛有助于我们精准理解国外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让我们能便捷的查阅学习国外社会保障做法,这是非常的有意义的。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诫我们要把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作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社会保障事业的践行者,目前公司管理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我们是最大的社保和养老金的管理人之一,我们本着管社会助养老的使命感,以长期投入,稳健投资的理念,历经数年的管理服务,累计为社保基金贡献收益超过5000亿元。近两年我们进一步明确将发展养老金投资管理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积极跟踪政策动态,提前部署,构建养老金业务投资决策委员会,成立了专业的团队,在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建设、产品等研发方面,进行不懈努力,积极投身打造养老金管理行业的新标杆。

可以说,如何管理好老百姓的养命钱,保障老百姓的退休生活,是鹏华基金当前和未来为之不懈努力的命题。国务院进一步要求将经济发展成果和资本红利向社会保障领域倾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从前沿学术领域,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这里学到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我们下一步投资管理工作。

  初冬我们齐聚一堂,迎来了《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沉甸甸的硕果,我代表鹏华基金,在此热烈祝贺《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发布。

赵剑英:下面有请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熊军发言。

熊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首先我要对《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的顺利召开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同时也对参加会议的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这本书,从全球的视野,从历史的维度,系统的概括了社会保障制度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立法经验,必定会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30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的30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对的一个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老龄化过程中,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弱,社会的储蓄率也会因为工作人口占比的下降而下降,所以基本要素不利于长期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长期稳定较快的经济增长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比数大了,社会保障的水平才有可能提高。这要改变过去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十九大的要求,聚焦到提高全要素生产上来,让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而化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手段。通过调动企业、家庭、个人的积极性,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资本。社会保障基金的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运营,也是有效的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的力量。

在过去的2年里,天弘基金迅速壮大,能力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致力于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基金投资运营这两大领域,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开发资产配置决策体系和流程,探索适应第三支柱要求的技术。我们有强烈的意愿,也有较强的能力,为养老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最后再次的对各位领导和专家以及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赵剑英:下面是新书揭幕仪式。有请各位李培林院长、胡晓义、郑功成、钟蓉萨、马援、陈秉正、邓召明、熊军上台。

第三单元     发言

郑秉文:现在进入领导讲话的阶段,作为实际操作人,作为主持人,我稍微讲两句。这套书历书八年,非常不易,可以说是很大的包袱,在座的胡部长和陈良司长是当时的倡导者、发起者、操作者,没有他们两位就没有这套书。当时陈司长给了十万块钱,我和胡教授一人拿了五万,在八年前启动了这项工作,陈司长领着我们在郊区开会,这是第一个回合。

第二个回合以后,慢慢的就好了起来,院里面给予了支持,马援局长大力推动,否则的话,一堆稿子死在那个地方。社科院拿了100万给了出版社。又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遇到了钟蓉萨会长,那还是在前年她参加我们第三支柱的课题,钟会长是敏锐性非常高,知道2006美国的PPA正式引入了自动加入机制和生命周期基金,那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她说我给你钱,你把它翻出来。大家看到这本书激活了。在钟会长的努力下,我们三家公司加入到发布式上了。这也想不到我们还能搞的这么好,还在饭店里搞这么一个发布式,也是想不到的一件事儿。

我也很感慨,胡部长当年主管全国的保险工作,千头万绪,事情很多,能够下这个决心,我觉得这是有非常高的智慧,总书记讲的都是依法治国,而我们社会保障借鉴美国100年前的,80年前的法律,可是没有中文版,我们在这个时候能够出来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对晓义部长的高瞻远瞩,是特别的感谢。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陈良司长具体操作的,陈良司长多次领我们开会,他在司里有一个人跟我们具体接触,今天那位同志没有来。张昊司长今天来了,在这期间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陈良司长非常非常低调,我这次好说歹说,我说当时是你播的种,现在开花结果了,你得来。陈司长这种品格和作风,我觉得都是人社部干部的好作风,这么低调,在这里借这个机会对陈司长和胡部长表示发布肺腑的感谢。科研局也做了巨大的贡献,没有他们给的100多万,这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刚才主持会议的科研局的局长请他主持主办单位领导发言,也是这样的目的,我们是学者,我们没有别的追求,我们追求的就是干这个事儿,我们没有多收入什么,也没有失去什么,我们获得了是这套书,这个情怀,对社保事业的情怀,今天在座历史上支持我们的,今天支持我们的,曾经支持我们的,无论是部里的,还是社会界的,都有这样的情怀,搞社保的人都有这样的情怀,搞社保的人都是很有情怀的。

我今天也是非常感慨,借这个机会对胡部长、陈良司长、人社部基金监督司的同志,还有对胡部长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大家说我们执着社保就得执着,不执着这个事儿早就没了。碰到了好人,八年里一直碰到好人,所以这个书就出来了。

  胡部长作为老社保人,十几年前开会,目前还历历在目,我今年底退休了,这里借这个讲台再次感谢胡部长对我们社科院团队的关心,他这么忙,今天也是百忙之中到这个场合来讲讲,我也是表示感谢。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胡部长发言。

胡晓义:谢谢郑秉文教授,大家下午好,感谢邀请来参加这次新书的发布会,也祝贺《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正式发行。下面讲的话都在译丛所做的序言里都有表达,我再说也是重复。但是,既然请我讲,我还是重复一下。让我给这本书作序,我认为这个是很难写的,这是专门的学问,不是谁动手都可以写好的。你写一个序要知道它的要旨,要能协调。但是你又要有一个独特的视角,不能作一般性的阐述,所以好的序一定是作序者心声和学养的真实的体现。并不是说我作的序是好的序,但是是我真实的内心的投射。

我之所以同意为这本书作序,并不是我特别热衷于捧场,而是因为这本书除了和我长期工作的社会保障领域是密切相关的之外,确实和我个人是有一些渊源的。为什么当时是要做这件事儿呢,到2009年底的时候,社会保险法的草案已经经过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读这个工程,人大常委特别清楚这个情况,已经接近面世了。当时2009年的时候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央经过审时度势,有意的把这部法的出台节奏放慢,不是三读而过,而是增加了深读。但是还有一定的分歧和意见。另外一个情况,从2006年开始,企业年金转向市场化的运营,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完善监管法规的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当时我们碰到这两方面的情况,我们就部里就责成基金监督司,请他们搜集国外的相关法规资料,作为立法和完善制度的参考,社科院社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承担了这个工作,当时的及时完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是作出了贡献的,后来的情况就是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经过几年的努力翻译了几百万字的六卷本的译丛,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确实令我非常敬佩。这也是我为本书作序的原因。

刚才讲到了我们遇到的挑战,以及借鉴国外经验的必要性,我都完全赞同,就不再重复了。咱们就书言书,我从这本书和这件事儿的过程发现有几个观察点或者是思考点,改革开放40年了,有一些情况,在我的工作经历当中也不少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一个事情,各方面,各执一词,真假莫辩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大家都引述外国的事例,都口口声声是自己到国外考察的时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资料还是差距蛮大的。

我从事社会保障工作20多年,没少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常常在想,难道我们的决策者,我们的参谋们,真的只能局限于个人的体验来做出判断,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做出判断,这难道是科学的吗?能不能有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外国信息,特别是稳定的法律制度的资料作为参照,来减少那些纠缠于基本事实的无谓的消耗。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译丛的面世算是社会保障领域的历史性突破,这是前所未有的。它客观的暂列了世界各国社会保障保障的状态,为专业人士进行科学的比较,借鉴和批判提供了基本事实,也有助于各方面在同样的事实基础上展开讨论,而摆脱否则时候,某些情况下盲人摸象的困境。这部译丛的出版,实际上一个最基础的价值在于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是一个感触。

第二,世界的多彩。这个译丛汇聚了几十部外国的法律,各国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甚至体现在不同的社会保障理念,表现出广泛的包容性,可以说是一条色彩纷呈,各具千秋的,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外国也是多种模式,我们也不知道照搬哪个是最好的。实际上我们也是无法照抄照搬的,国外也都是在立足自己的国情做出各自的选择。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应当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来开拓创新。

第三,实践的生动。直观的来看,刚才有发言者谈到,各部法律都充满了冷冰冰的法言法语,似乎是僵化了,但是多部法律彼此联系,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变异和发展,反映出即便是法律强制性的规范,也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内含着强烈的生命律动。这几十年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绝对的位置或者是相对的位置都今非昔比。各国面对的国内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也随之变化,没有哪个治国理政者可以靠固守多年前的法规而获得进步。读这些法律,可以触摸到时间流动冲刷下的痕迹,也使我们很容易记起那句格言“与时俱进”。我们研究国外资料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熟知哪个发条是怎么样规定的,而是要明白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时代培养和条件下做出的规定,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境界,那样就说明我们自身更加成熟了。

以上是我的体会,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如果说还有一点期待和展望的话,如果有一天,我们中国的社会保障法律能够日益健全,日益完善,成了体系,甚至被外国广泛翻译、引用和研究,那时候就真的是中国更深入的融入世界,并且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时候了。谢谢各位。

  郑秉文:感谢晓义部长的发言,实际上他说写序,怎么个写法,实际上写序全世界就两种写法,一种是自己写,一种是别人代写。晓义给我们写这么多序,全都是自己写的。有的时候我们也挺不落忍的,来讲话他也是自己弄,这个序也是这样。我们的团队也是挺感动的,这也是情怀。今天,本来邀请的还有几位同志,但是又没来上,大家知道我们的会换了两次时间,就是因为时间大家都凑不上。可是今天还是没凑上,还是跟最原始的第一次向邀请的人还是差不多,还是凑不上,信春鹰同志,乌日图同志,他是早晨班机在深圳误了,来不了。功成会长他也非常忙,能来不容易。从我本意上讲,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社会法学会会长张鸣起同志,这三个会长到会是我们非常好的事儿,社会保障研究涉及到两大学科,一个是社会保障本身研究,一个是社会法研究,这两大类研究,今天我们请的学者也都是,今天请了社会法学的学者,叶静漪、林嘉教授,都是最好的教授了,还有社会保障法著名的律师姜俊禄先生。下面我们欢迎功成教授做演讲。

郑功成:谢谢陈秉文老师,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下午的新书发布会,我讲几句话,一个是这套丛书应该是社保领域的重大的基础性工程。我觉得它的意义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大家知道,法律是凝固的知识,法律更是最大的共识,法律背后其实掩藏的制度的价值追求,法律本身一定有着非常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所以,原滋原味的把国外的法律翻译过来,对于我们了解世界,理解世界,研究世界是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是重大的基础性工程,具有重大的价值。

另外一方面的意义就是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的立法也有着非常巨大的参考价值。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法部门中相对滞后的是社会保障的立法,我做了三届常委会委员,每年都在写推动立法议案,包括今天下午还在讨论。这届的人大常委会明年要换届了,下一届立什么法,做什么,我现在讲的,我们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上次争取意见的时候就讲了,下一届还要继续提。

我相信法学界的同仁有这样的感觉,社会保障在任何国家都是立法先行,因为只有法律才能认可这个权利,法律才有法律的义务,制度才任意执行。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立法先行,但是现在立法要加快步伐赶上去。因为一个制度的成熟的标志,不是红头文件,而是法律。只有一个制度上升到法律,才能说这个制度是定型了。它对我们国家社会保障的立法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这么多年来我们到欧洲国家看到了一些贫困保障的立法,我们的有的一些都是零星的一些东西,现在这样厚重的译丛,我感到非常的开心。中国的立法原则性比较强,操作性比较弱,我们看看他们的立法是到什么样的细致程度,是可以借鉴的。我们要强调法律的质量,强调立法的可操作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意义还更加非同一般。

最后,这套丛书的出版正当其时,所谓正当其时是十九大刚刚召开不久,在社会保障前面有一个全面建成,我的理解就是全面法治化,否则的话怎么建成呢,建成的标志就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事业要落实到法治的轨道上。所以社会保障立法应该是一个高度重视的,这个时候推出这套丛书,一定对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一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我的感想,回去以后会认真的学习,谢谢。

郑秉文:最后,有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原司长陈良同志,他是这件事情的参与者,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下面请陈司长讲话。

陈良:我当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完全是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也没有什么需要各位表扬的。我觉得真正应该表扬的,或者是应该感谢的应该是郑教授的团队,刚才领导和主持人好几位同志都讲到,对于这部译丛是非常艰难的,我曾经参与过一小段,或者说启动的时候做了一些工作,所以也对这个事情有所了解,所以感触更深一些。这项工作的难度至少有三个,一个是经费的问题,经费一开始确实是我们雄心勃勃的,这个面铺的很宽,就需要很多的钱。但是人社部虽然给了十万块钱,这就算大钱了。放在这个丛书里来说就是小钱了,真的不算什么,尽管是小钱,在人社部的预算里,应该说也是不容易的,因为这是财政的钱,我们每个司局一年顶多有一两个课题,我们把有限的资金用到这上面来,而且得到了部领导和各个方面的审核同意批准,我觉得更该表扬的应该是我们人社部,个人真的是无所谓。我们部里在这方面有这种远见,当时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策。

钱的问题,后来郑老师一个是人缘好,命也好,每走一步都能碰到好人,不容易。后来在两个重要的环节,经费得到了支持,使这项工作得到了继续推进。这是经费的困难,经费的问题。

再一个,人力的组织,12个国家,18部法律,这是多么宏大的事情,他的组织工作真的是非常浩繁的,他确实是动了很大脑筋,下了很大力气。把力量组织起来,能够分门别类的把任务布下去,最后才有了这个好效果。

第三个是协调难,可能比前两个还难,中国的事情没有协调做不了,协调在整个的工作经历当中占很大的比例。他有时候跟我交流,还让我帮着做一些联系和沟通,我已经退出两年了,前期还找我,我想他这么一个大人物,人大的他都能找到,还找我,为什么呢?可能是真的太难太难,走不动了。我觉得协调工作也是非常难的。

尽管这么年,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团队经过了八年的努力,不管怎么样,这种精神真的是可歌可泣的,我是由衷的感觉到他们的团队有这种敬业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否则的话这件事儿做不下去。所以大家都跟他很熟,半年前我见他的时候,头发只是还有一万多根是黑的,现在也就几千根是黑的了,真应该感谢他和他的团队。

第二点,这部法律译丛,特别是郑教授,还有会长,他对这个问题的感触非常深,这一系列法律的翻译出版,我觉得是我们社会保障领域的一件大事情,同时也是我们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法律的翻译出版,不仅弥补了社会保险法建设的空白,也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建设方面是补上了一个很大的欠缺。国外的法律翻译成中文版本的有多少我不知道,但至少我觉得我们这18部法律在中国都站起来的话,这个可能是个最高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它的价值已经超出了社会保障立法的本身,这个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它的作用应该是更大的,除了立法之外,对我们的研究,对我们的第一线的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立法可以通过这些法律的学习,原原本本,原滋原味的学习,对我们下一步社会保险法以及其它方面的法律都有借鉴。这个法律的立法宗旨,立法原则,立法路径,特别是立法的可操作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有些法律方面,过于原则,有的甚至跟口号差不多,没有操作性。所以,通过这些法律的学习,对我们立法工作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保险法这方面,首先是法律还非常单薄,只有一部社会保险法,还有劳动法里的一些章节和条款涉及到保险法,法律还比较欠缺的,要加强法律建设。通过这部丛书的发行和传导,对中国社会保险法立法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推动。

同时,研究方面也是如此,今天有很多是研究机构来的,你的外文再好,还是看翻译过来的中文引用的时候更便捷,也更容易理解,价值是无限的,对实务,对业务工作也是有很好的推动。过去有些时候,出去一趟国,回来要讲讲对这方面的认识,国外怎么样了,甚至有的人为了表达不同意见,拿这个东西吓唬人。这个让你很无奈,我们通过原原本本的法律条文,大家来看,谁也别吵别说了,对我们的实务工作也有很好的推动。

今天的会开的非常及时,非常好,是源于我们有这么一套非常丰硕的成果展现在各位面前,也希望各位通过这部法律的学习,将来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如果有这帮忙的立法也是一个有利的支持。谢谢各位。

郑秉文:陈司长讲的挺感人,我讲三点体会:第一,八年前人社部的领导,决策者做了这样的决策。八年后开花结果,我为人社部的决策,作为一个学者,我发自内心的致以崇高的敬意。第二,人社部能拿十万块钱,撬动了一百多万,这是典型的PPP,这在八年前已经运用到我们的研究上了,这种方式应该继续发扬下去。第三,陈司长说八年前头发是黑的,现在干到白了,希望我们黑头发的同志,社保法领域的,社保领域的,政府界的,媒体界的,实务界的,学界的,在今后继续下去。并且钟会长会继续支持这个事儿,我们明年还有德国的,她会继续支持。我就主持到这,再次感谢胡部长,功成教授,非常感谢。

 

第四单元 研讨

房连泉:第四单元开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本单元由我主持,这里既有政府部门的领导专家,也有高校科研机构的搞社保的、劳动法的专家,法学的专家。我个人感觉社保法的立法还比较薄弱,这也是一个交叉学科,今天的场合,我感觉是特别难得,把我们搞社保的,劳动的,甚至经济的,既有学者,又有政府、学界的大家在一起交流社保立法的事情,这个单元是自由发言的形式,有十几位发言人,平均每人五六分钟,形式不限。首先,从政府部门先开始,先请人社部综合处的袁处长讲讲社保法历程进程,包括现在也经常呼吁的社保法要修订了,这方面的信息大家是非常期待的,大家欢迎。

袁山: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会议,也非常感谢郑老师的邀请,首先对《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发布表示衷心的祝贺。刚才郑秉文老师发言的时候说到社保人是非常讲感情的,我是非常认同,我本科是学的社会保障,毕业后在法规司工作,也很有幸,直接参与到社会保险法的起草和出台的过程。

作为一个社保人,今天看到郑老师的团队用八年的时间完成的500多万字的巨作,我觉得非常的激动,也非常的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参加这个会议,对我们社保人来说,对于我们了解学习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的价值。刚才郑功成老师在发言的时候提到社会保障,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来看,先立法后实施是这个制度的内在的要求。我们国家也是一直遵循这个规则的,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之后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保障改革的推进,社会保险法律的制度也经历了多次的调整,一直到2010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社会保险法,这是我国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综合性法律,标志着我们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初步建立,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立足中国的国情的基础上,要广泛的吸收和借鉴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立法经验,为我们的立法提供参考。我记得当时我们和国际劳工组织,还有中欧社保项目组织召开了好多专家研讨会,在座的很多专家,包括郑秉文老师、郑功成老师、林嘉老师等等都多次参加了我们的会议,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为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可以说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险法实施到现在已经六年多的时间,社保法的实施对于我们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作用也是非常大,社会保险制度各方面推进,我国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推进,全民登记参保计划的实施等等,可以说这五六年以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险的实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刚刚闭幕的十九大报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兜底线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实践有需要,中央有要求,下一步我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还很重,包括房老师提的社保法的修改的问题,我们也在研究,包括很多社保法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度。上周社会保险条例已经公开,向社会公开意见,还有未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条例还没有出,以后是随着工作的推进,这是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译丛翻译了12个国家,全面覆盖了不同法系国家,不同福利制度国家,不同社保制度国家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最宝贵的一手资料,我相信会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 

  房连泉:下面请社科院王延中老师发言。

王延中:感谢主办单位的邀请参加今天丛书的发布会,也祝贺郑秉文的研究团队翻译了这套国外社会保障译丛,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问世,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衷心祝贺。这不仅是给我们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国外的法律法规提供了一手资料,而且过去不了解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对国外社会保障法的不清楚的地方,现在我们用中文的方式,让大家来看看人家的法律到底是怎么规定的,而不是我们主观想象中我们认为的那样,这个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

今天刚拿到丛书,没有细读,边开会边翻这个书,对下一步的工作,我有一些建议:一个是,这套书如果能够有比较持续的资助的话,继续做下去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我们陆陆续续的按照国别,按照它的法律法规的发展的演变历程,当然重要程度作为优先考虑的方式,能够比较全面的把最新的立法的一些内容介绍到国内。这样,至少节约很多资金,能够提供很多参考。

如果从研究的角度来刚,毕竟翻译团队很多是专家,对这个法律条文,如果做一点研究,就是对条文的来龙去脉做一点解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当时立法的过程,以及主要的改进的地方,就像我们的党章,我们开党代会加对党章进行修改,这里面的内容都是养老,都是一个内容,为什么这个时候有一些变化,有一些不同,我认为前有一个导读,这对很多非社保的,特别是非法律专业的读者来讲比较容易看得懂,也比较容易抓住重点,这是我小小的期待,将来出版类似的著作的时候,按国别也好,或者是按区域也好,把这一类,比如说养老制度也好,医疗保障制度也好,有一个说明,对译者是一个难度,不仅仅是语言翻译过来,还有法律的演变,这确实是有难度。这套书对研究者来讲,对实务部门来讲确实是有很大的价值。

回去我要认真的看,可能还会进一步完善我的认识。今天的会议是落实十九大精神,我有一个期待,我们可能是对资金这块,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的收费,社会保险的待遇等等这方面看得比较重。关于社会保障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将来也有一些的话,可以与它相媲美,不完全是资金层面的,有一些社会保障的服务提供,服务的标准,这些对我们下一步社会保障的发展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因为我们现在逐步的从没有钱变成有钱了,但是有钱之后一定要管理好钱,用好钱,怎么样把这个钱变成服务,既可以促进就业,又可以使这些需要保障的人在得到资金保障的同时得到服务保障,这块我是有特别期待的。因为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了“七有”,原来是十八大和十七大里讲的“五有”,这些不光是有资金有服务,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等这些,不完全是资金一个方面的事情。这方面的法律也很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我期待你们的团队,特别是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能够立足国家的战略需要,能够把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进展及时的介绍给国内,我也期待着有不断的发布新的成果。

         房连泉:下面请张车伟所长发言。

张车伟: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个发布会,我看到这么大的著作,感到很震撼,各位领导和教授把你们的艰辛历程回顾了一下,我更觉的难能可贵。我们是多年来的战友,无论如何我也要参加这个发布会。

秉文教授我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他比我年长,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的执着和精神。尤其是不为名利,做了这么多、这么大基础性的工作,自己还是非常佩服。尤其是你今年就要退休了,我认为你还会在这个领域继续干下去。今天来,借此对秉文教授今后进一步的工作,包括我们继续的合作,继续的战斗,表达我们的期望。

  当然,今天来的另外一个收获也是得到了这套书,这套书信息量非常大,汇集了这么多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与经验,值得我们研读。同时,也像一个工具书,可能给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提供很多的便利,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我想这一点,作为一个研究者,对于这个领域的工作者,我也对秉文教授表示感谢。因为没有看这个书的内容,所以也没有更多的话要说,最后,感谢秉文教授,祝贺秉文教授继续为我们的社会保障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

房连泉:下面请张翼院长发言。 

张翼:谢谢主持人,我到这个地方来的唯一的使命就是想向大家表达、传送一个自己非常可喜、自己非常高兴的消息,就是郑教授领导的这个团队已经转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发展研究院,对此我非常高兴。因为这个研究团队的能力强,影响大,他所研究出来的成果都容易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所使用,真正的能起到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因为这样一个非常美好的目标,我们渴盼了很久,也是在郑教授,以及我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最后把这个可喜的制度安排落到了实处。

刚才讲老的社保人是有感情的,对于我们社会发展的这些人,搞研究的都是有感情的,所以我们要一如既往的支持社保中心,让他们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研究方面走的更多,他们发展的机会更大。刚才谈到郑教授不能退休,也是我们的心愿,我来的目的就是让他不能退休。我们要榨干他的智慧,要为党和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

第二,我看到翻译出版物非常厚,系统的整理了先发国家在社保立法方面的具体的规定,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当前我们中国碰到的最重大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生不出人,第二个问题是养不起老。原来我们以为说只要把计划生育政策稍微一动,中国马上就会把人生出来,结果让党中央很失望,计生委说1800多万人,国家统计局是1700多万人,现在生不出啊,这是当前的重大问题。因为生不出,未来就养不起,你的劳动力,年轻的人就接不上啊,所以未来我们面临的养老压力很大。而养老压力大就产生对资源的分配肯定要切一大块蛋糕给老年人,中国人又爱跳广场舞,他的寿命延长的速度比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快,我们去年算是74.5岁,比俄罗斯长,比印度也长了15年。所以平均拿年轻人创造的物质的蛋糕会越来越多,将来迟早会发生重大的利益分配的纠纷问题。所以通过对先发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的研读,提早做好制度的研究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大问题,也是十九大报告所说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的体现。就是老年人希望他的生活改善速度更快,当前发展过程中提供的资金不足这个之间的矛盾是养老战场的重大的矛盾。

在新时代仍然还要继续广覆盖,低保障的这种保障吗?那肯定不对,主体多元化的方式吗,也可能不对,由省级统筹上升到国家统筹吗?也不对。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如果是现在的格局肯定不过关。因为你是小康,所以评价容易过高,小康不是大康或者中康,但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如果还是给农民发70元钱的养老,保不住。与人民的愿望相比满足不了,如果说我们进入新时代,他肯定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做出重大贡献。所以说通过研读这些先发国家的,以及老龄化国家的立法,德国是鼓励生育的国家,生第一个小孩奖励是196欧元,生第二个小孩是208欧元,生第三个小孩是210多欧元,中国还没有到刺激生育的阶段,我们国家不像德国一样有钱,德国是8200多万人,而且有很多国际移民支持他的发展,现在土耳其人,东欧的人甘愿为他们打工。中国的情况,如果来黑人给我们打工我们也要不起,在这个情况下,我感觉压力非常大,但是我们国家有一些领导人很乐观,但是这个乐观要摆在我们正确解决当前的问题的基础上。而且老年人在民主国家的政治投票率很高,比如说台湾,比如说美国,这些地方,我们到台湾地区考察,老年人爱投票,年轻人爱睡觉,年轻人说谁当官我们都得上班,美国也是这样,欧洲也是这样,所以说保守势力的出现是因为年龄与投票有关。法国也是,35岁以上的人主要把票投给了帅哥,这样的情况下,社保问题,我自己感觉立法实际上是个分配,就是怎么来把有限的资金合理的分配给社保。因为社保里不仅是养老金,养老金是大头,还有一个医疗费的报销,按照现在的格局,不适合于现代化或者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要实现习总书记长远规划的宏伟蓝图,我们这些人都要做出重大的努力。现在的断保问题,拒交社保的问题,很多人不愿意交社保,农民宁可不签协议也不愿意交社保,这种情况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的任务。通过学习,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多的借鉴,所以我发自内心的感觉这本书的翻译出版对未来我们的研究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谢谢大家。 

房连泉:下面有请北大叶静漪教授发言。

叶静漪: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学者,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书发布会,也感谢郑秉文教授的邀请,也感谢丛书出版的主要的支持单位,做这么重大的贡献。在这里也特别祝贺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正式出版,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工程,而且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我也觉得这是我们国家社会保障法研究的非常重要的最新的成果。

刚刚翻了翻这个书,我很赞同,我觉得丛书的出版开拓了社会保障法的国际视野,也是社会保障法治的鸿篇巨著,这是张会长做的评价。它的出版标志着社会保障法的比较法研究达到了新的境界,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和非常重要的一手资料。确定是他山石攻我玉,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我看了序,写的非常好,我也代表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因为我是秘书长,我们的副会长也在这了,代表中国社会法学会,也代表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证法所,对咱们丛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也对辛勤从事翻译和编辑工作的郑秉文团队和各位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丛书的出版恰逢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绩,做了非常多的论述,篇幅还是蛮大的,也说明有很高的期待。总书记这些论述或者是这些指示,为我们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国家要为13亿人口编织起保障之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蓝图前进。法治,特别是社会保障法治必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像刚才郑功成会长谈到了,因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切实离不开法治的支持,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怎么做到依法有据,法治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译丛的出版,必将大大的推动我们国家社会保障法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社会保障法上非常重要的传统。刚才几位专家和教授都谈到了,在国外既有北美与欧洲之间的对话,也有欧陆结成的学术共同体,还有一些交流和切磋,这些都是比较的体现。我国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更是中国社会保障法迈出世界的大道,译丛做出了两点非常重要的贡献,首先,译丛拓展了我国社会保障的比较对象,它有6册,首批推出了美国,欧洲等,后续还有亚洲的,一共12个国家,18部法律,基本覆盖了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有助于理解各国如何探索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法治的道路。

其次,译丛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法典翻译的难题,国外的社会立法内容庞杂,语言精炼,给非母语的读者带来了较大的障碍。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依靠介绍性的文献,了解外国的社会保障法,而二手的文献的作用总是比较有限的,它无法代替一手的原滋原味的法律本身。所以译丛的三家组织机构下了很大功夫,一鼓作气,把这些立法都翻译出来了,呈现在读者的前面,作为社会保障法的长期研究者,和法律实践的关注者,确实非常受鼓舞,也很感动,更是感到钦佩,钦佩各位丛书的支持者,从最早的课题的资料的整理翻译,到最后变成了一个宏大的出版计划,非常钦佩他们,站得高,看得远的胸怀,更是敬佩各位专家学者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把研究过程中的感受,还有第一手的资料,除了自己的研究使用外,还把它贡献出来,翻译出来,奉献给了大家,这中间花了非常非常多的心血,特别敬佩各位的贡献。

  我也相信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出版,将对我国社会保障法的研究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重要的学科,也是新兴的学科,译丛为社会保障法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也再次祝贺各位专家辛勤的工作结出的硕果,期待我们的工程系列的延续下去,把各个国家,各个阶段的法律能够变成系统的工程翻译过来,我也希望这个工程能够源源不断的走下去,把一些国家新的法律的变化和发展,通过系列的工程,用适合的方式及时的呈现出来,也再次祝贺丛书的出版。谢谢。

  房连泉:下面请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教授发言,她也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的所长。

林嘉: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郑秉文老师,大家好。我也是非常的高兴出席今天下午的新书发布会,来到现场看到这样六本巨著,拿着沉甸甸的书,拿到了这些书,能拿到多的资料非常的欣慰。另外一方面是由衷的敬佩,敬佩郑秉文老师他这么多年兹兹以求的把这样的艰难工作做完,而且今天呈现给我们大家,这个工程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刚才也听到了各位前辈们讲到这个过程的艰辛,怎么产生的,怎么最终完成的。

作为学者,或者是作为读书人,对书都会有特殊的感情,也知道写书、出书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仅仅要有精力、团队、支持,还要有各种外在的条件的成就。所以,这样的一套书,我觉得对社会保障学界,对社会保障法学界,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大的工程或者是大的事件。因为是以法律文本的形式来出版的,过去我们的很多书都是介绍国外的一些制度,国外的历史,国外的一些法国,以及相关的一些内容,但是确实是我们都很难直接用中文的方式来阅读,我们只能说找原文,去看。另外我们也看到,它是以法律的方式,法条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对我们今天去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以及从事未来的社会保障法学,或者说立法,以及法律制度建设,法律实施这样的著作都非常有价值,大大丰富了这方面的研究,从法律的层面来说,从另外一个侧面,对当今依法治国这种需求,这样的一种观念,这种理念,也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为社会保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这些年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这么重大的成就,老百姓的所谓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源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不断的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我们的战略。这次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重申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所以我想在这样的两个背景下,我们看待这样一本书,这个出版对我们未来的研究以及未来的立法,以及未来的法治化进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刚才我来了以后一本一本的把书皮剥开,也开始阅读了一下,确实感觉非常的丰富,这里有很多东西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说美国的这个有三本,还有涉及到英国、欧洲的,还有一些东亚的,都非常具体的。也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法治化,一个是观念上,理论上,更多的是需要在具体的可操作的层面。回到我们现在的社会保障立法,我们有一个法,但是这五个险种里最长的才30条,有个是几条,还有一些重要的险种都没有法律规定。包括我们具体在实务部门中,比如说现在法院最怕的就是审理社会保险争议案件,因为没有法律依据,或者是找补到相应的法律条文,处理起来,就是给法官们制造了很多很多的难题,给我们很重要的借鉴,就是社会保险立法,把相关的制度化,而不是随意的处理,这个法院受理,那个法院不受理,每个法院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我们需要在立法上检讨,需要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在法律事实中我们需要统一的规则,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公民的社会权或者是基本权利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照,未来法治化的道路是任重道远,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很多很多的要求,这样的一套书,大大丰富了我们这方面的比较法的研究,确实在这个领域里,我们需要继续努力。

  社会法变动很大,可能做过若干年就会变化,像美国的社会保障法1935年出台,现在还在不断的修订。还有扩展到不同的研究之外,可能在现有的出版的这些国别里,还得需要再过若干年,比如说新的版本出来,做了哪些修订,如果也有这的资料继续跟进,可能它的价值会持续的发挥作用和影响。我们也非常的期待,再次感谢。

房连泉:下面有请清华的陈秉正教授发言。 

陈秉正:我是来学习的,在座的都是搞社会保障和法律方面的专家,我这两个方面其实都不是。我本身是做商业保险,近年来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融合的趋势不断的加强,所以也学习学习社会保险,有机会认识郑秉文老师,这次有机会学习非常荣幸参加这个活动,得到这么好的书。我要来,我一定要拿到这套书,我现在需要用,因为我现在正在给学生讲课,我在学校里讲社会保险,我讲了15年了,我用的是美国的教材,是《经济保障与社会保险》,当时2003年把它翻译出版了。那里讲到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非常有感触,这样的立法,支持了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延续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所以我说我一定要拿到,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原版是什么,我知道它是1935年以后不断的在修改,所以我这次有了这三本。我个人觉得不仅是搞法律的人需要研究、比较,为中国的立法提供参考,这方面的意义非常重大。即使做实务的也很重要,因为通过它的法律,可以了解到它的实务,而且它的法律是多年来实务工作的高度的总结,是结晶。所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参考的资料。我也觉得郑老师的团队做了一个功德无量的事情,非常不容易。

    我非常有体会,我们今年来做了很多研究,拿到第一手的资料不容易,不多。很多的都是第二手的,所以我跟我的学生讲,我说你们要去做研究,尽量不要用第二手的,一定要用第一手的,要去看原文怎么写的。我觉得这些年来学术界风气也不太好,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最后都变味了,这个风气不太好。所以我跟我的学生说,你要了解日本的社会保险,要了解英国的,一定要到他们政府的专门的网站去看怎么介绍的,不要看网上怎么介绍的。有这么一本原滋原味的东西给我们,真的是非常非常好。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期待,我们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再把它做得更好一些,因为我看了一下,社会保障包含的相关法律非常非常多,咱们这里最基本的有了,但是有些配套的还需要进一步的介绍。比如说美国配的OASDI基金,都有相应的信托基金,但是信托基金也有相应的立法,这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保险基金的运用非常有必要。他们的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的理念是什么,治理结构是什么,具体运作方式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很好的去了解,比较,借鉴不同国家的,这方面的资料,国内的还不够。对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制定规章制度也好,立法也好,缺少一些国际上的经验借鉴。我觉得还有很多,比如说我在讲课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保险很大的问题,就是可携带性,比如说我今天在北京工作,我转到深圳去行不行,问题很多。但是美国有一个健康保险的责任法和可携带法,它明确这个事情依法该怎么办就得怎么办,他们就做的非常具体。这是一个期待,就是咱们能不能建议把有关的工作再进一步的介绍的更加全面,更加的深入。可能这对各个有关部门,包括政府会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钟蓉萨:给郑教授的课题含了三个部分,有一个部分是做整个的对比研究,国外的制度体系变革的对比研究,我们明年也会把郑教授的研究,包括其它的课题我们会编辑成一个养老金的白皮书,除了法规外,其实是整个业务的变迁和管理模式的变迁,以及后面的逻辑,我们会编一个白皮书,是一个整个的安排。回头一并送给您。

房连泉:下面有请郑尚元教授发言。 

郑尚元:虽然我也姓郑,但是我非常钦佩郑秉文教授和郑功成同志。做这个事情非常困难,他用了八年的时间,把相关的人事组织起来,把它做起来,对我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当然,我估计我是进来以后第一个把它我拆开浏览的。我和台湾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时候有这样的感受,他们现在有这样的认知,就是说海归们面临的不是自己外语掌握的程度,而是汉语水平的能力,出国留学成为海归,你能不能中学西用,关键在于你的中文,而不是外语。正如前面的学者提到的,这个工作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这个工作会产生很多连带作用,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离开精算,社会保险没法做下去。除此之外,搞社会保障的学科里,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也要参与进来,因为它本身涉及到政治公平正义的重构问题,但是怎么把这个力量聚在一起,郑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大事,他不是一个法学学者,居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很钦佩。

还有一些建议,刚才在发言中听到他们正在准备翻译德国社会法理,我一个学生从德国带回了厚厚的德国原文版的社会法理,我一看页码和内容,我就猜想,这一部法典翻译出来是一个海量工程,因为汉语和外文要对比,一个国家的法典翻译出来可能相当于这个两本厚,如果要翻译少了,肯定是偷工减料了,也就是说这个东西,我们期待着德国社会法典翻译出来。我看到了亚太的社会保障法,我特别期待看到日本的,因为日本的一个教授送给我三本书,他把日本社会保障法的目录给我列出来了,将近有40多部日本的社会保障法,我既没有看到国民年金保险法,日本和中国人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包括思维方式,我觉得翻译他们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期待这些企业家们给我们中国做贡献。

还有一点,台湾地区的法律是不是需要翻译,但是需要共勉的是,台湾的法律比我们大陆做的真是好。

   房连泉:下面发言的是社保与劳动法方面的律师姜俊禄先生,姜先生最早在社保部门工作,他又有社保法和劳动法方面的职业经验,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也是业界的代表,特别想听听姜老师介绍情况。

姜俊禄:我来自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我做社会保障和劳动法方面的业务,和秉文教授是2004年认识的,我们2004年在人社部的企业年金评审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是人社部企业年金的评审专家,来给基金等等这些资格来做评审的。那个时候他没说起这本书,去年的时候,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这本本书,就像他在主持的时候提到的,这本书实际上是两块,一块是社会保障,还有一块是法律。他特别提到张鸣起先生今天没到,但是中国社会法学会的四位副会长都到了,也表明对郑老师这套书的支持。虽然张会长没有委托,我们也算代表中国社会法学会给发布会支持。

这套书在我眼里是值几千万的书,为什么这么算?一种算法是稿费,一千字一百块钱,或者是二百块钱的稿费,算起来就是上百万,如果按教授的小时费率,律师也经常算小时费率,很低的也得一千五到两千块,这就得一千到两千万的价值,从经济价值来算的话,是非常庞大,是千万级的价值。当然在国家立法和学术研究带来的巨大的精神价值也是非常非常巨大的。我们搞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人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挺不被受重视的,我们现在的法学院的核心课程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都不是核心课程,只是在人大和北大这样的学校中还纳入到16门核心课程。过去法学院毕业生一定要有14门课,但是这里没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大家感觉很奇怪后来加了两门。最近我们到武汉大学有15门,把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拿掉了,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国家重视程度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也是这个领域说研究不够的问题。

    尽管我们历史上,原来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过去在90年代出过一套劳动法的译丛,后来就没再做了,后来人民大学王教授主编了《世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一套书,这是简介类的。历史上就法规类来说,这是社会保障当中的最新唯一的一套。所以,它对于将来的法学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所有的立法,国家领导人都问,国外是怎么办的,同样的一个问题都要问你这样立法,国外是怎么立的。我觉得这套书也给我们人社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和全国人大也提供了立法的依据,这也是这套书的很大的价值。

刚才谈到了这些,我觉得也有一些建议,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这套书很沉的,身体比较瘦弱的扛起来有点困难。实际上,我们在网络化,便携化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刚刚策划完成了一套书,就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这套书可能跟郑教授的比较起来我们用9个月就完成了,也是500万字,北大出版社出的。怎么做的呢?我是使用沿线的43个国家的顶尖律师,我们合作做平台,平台出书的方式。我们确定下来三级提纲以后,由他们来撰写,然后由中国的律师进行翻译,外国律师有100人,中国律师有100人合著的这样的一套书。之前我也参加过很多国际写作,国际上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最经典的就是国际劳动法大百科全书,这个书的主编做了一个所谓的三级提纲的东西,不同的我们的人往里填充,从而形成了世界劳动法的百科的书,一共39卷本,那个书好几米长。

我们在新的时代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在出书方面,合作方式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我们出的这个书的基础上,获得了100外国顶尖律师和中国顶尖律师组成了一个人才库,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法律协助。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律师协会,这由司法部向国务院申请,国务院领导已经批准。在国际律师协会的基础上,我们想做任何中国需求的法律领域的这些合作,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不仅我们出的这些东西要有学术价值,有立法价值,同时有实务价值,帮助中国企业能够获得最直接的法律帮助,使中国资本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出现,减少法律风险。

从这本书也可以得到启示,不仅仅要出一本书,而且要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要成立一个网络,要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才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投资进行服务,我觉得这套书给我特别多的启示。谢谢。

房连泉:我们这套书也是一个重要参考,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了解国外的社会保障法治的环境。下面,请西北大学的唐教授发言,她我们这本书的翻译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后期的一些校对,再翻译,都是她们的团队做了很多工作,请唐教授发言。

唐丽娜: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感谢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感谢郑老师的邀请。此时此刻,我心情是比较澎湃的,因为我们作为美国社会保障法的校译团队,当我们接到原著以及稿子的时候,是战战兢兢,比较忐忑。一方面是感谢能有这样非常难得的提升自我知识体系的机会。也很忐忑,害怕自己的能力欠缺,影响到译丛的水平。就在这种忐忑中迎来了《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出版,也祝贺译丛正式的出版。

在这里,我要感谢郑老师的信任,正是由于这样的信任,让我们的校译团队充满了满满的工作的动力。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也是社会保障教学工作者,我在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对国外的社会保障法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们感慨于美国社会保障法法律体系的那么的细致,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和美国之间的区别和不同,这种认识,对我的科研,包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了非常积极的体现。再次感谢郑老师,感谢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祝我们《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不断扩容成长,祝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

房连泉:下面请胡教授发言,他是养老金、金融投资方面的专家。

胡继晔:这本书最早的时候是在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当时承担的其中的最早初稿的翻译,大家看到的美国社会保障法的这一大块,当时我看到的是三大块英文,当我承接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感觉我能不能干,但是在郑老师的鼓励下,因为郑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在他的鼓励下,我硬着头皮接下来。我工作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经济研究中心,学生基本上是法科的,所以把这个150多万字的美国社会保障法案给翻译出来的,当然翻译的水平非常有限,最终又由刚才的唐丽娜老师她们进行了校译。我看到这个书的时候感到非常的亲切,因为里面的很多文字都是当年看到的,没有想到经过八年的时间变成中文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除了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外,还可以看到韩国和俄罗斯的,俄罗斯的是我的一个学生翻译的,韩国的是从网站上找到的英文本,又请韩国留学生对中文版进行了翻译。包括日文的,刚才说为什么没有其它的法律,当时我们接这个任务的时候,基金司陈良司长,张昊副司长,还有林处长,林处长是当年具体组织这个工作。今天我们看到这些,我感觉也只有郑老师有这样的号召力和能力,把当年做的半拉子工程最终做完。当年我们做出来的时候,当翻译,还要进行校对,还是非常的不成熟,距离出版非常的遥远。所以,当这些法律,这些文字从原先我们自己只是在眼前看,到今天变成了厚厚的六大本,我这种激动,这种感慨,这么多年来也难以释怀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感触,我们中国所有的法律,比如说我们被称之为市场经济宪法法《反垄断法》大概只有六七千字,我们的社会保险法,从开始一直到结束,一共也就一万多字,而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将近150万字,这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法律是框架性的,是原则性的,具体的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地方的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无法根据社会保险法进行具体的工作。但是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可以,美国的社保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按照法律工作。翻译的过程也是我们国家在法学理论方面向国外学习的一点。也是我们国家在未来的立法和修法方面需要我们学习的。

第二点,我们从国外的法律里面到底能学到什么?比如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大家会看到,比如说英国的反欺诈,应该说对我们国家的社保立法就极具价值,我20092010年带队,进行社保反欺诈进行调研,欺诈的现象非常研究,尤其是老人去世很久还在领养老金。还有数据如何匹配,澳大利亚的数据匹配法案的核心问题解决什么?就是你这个人一旦在这个体系里,你的所有的个人所得税,你交的社保,和所有的工资收入,包括所有的分红和股权,各种各样所有的东西,你的数据都在这个体系里了,澳大利亚专门有一个单位。这样的话,使得所有的人所有的信息都在这里,使得你一旦有任何的欺诈行为,或者是你的信息出现问题的时候,马上就能发现你的问题。这样的话,大部分的数据是绿色的,极少部分是红色的,是一定有问题,马上要查,还有一部分是黄色的,黄色的部分要关注。所以在翻译这个法的过程中我们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我认为从当年接受郑老师和人社部的任务,到最终我们把这个任务形成六大本的巨著,我认为这种感慨,这种可以作为参照的价值,是非常值得我们,尤其是法学界、社保界学习的。所以我也要更感谢郑老师,也只有郑老师振臂一呼才能把这么巨大的工程完成。

今天袁山处长也在,当年翻译的过程中,袁处长和林处长给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支持,还包括陈良司长和张昊司长。当年郑老师还是满头黑发,现在这么多的白发,这一切可能都是作为一个研究社保、研究社保法学者的结果,今天是非常欣慰的日子。我也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非常欣慰,同时也非常感谢郑老师的胸怀,这种担当,最终使得这部巨著能够问世。谢谢。

房连泉:下面有请中国政法大学娄教授发言。

娄宇:特别高兴能够参加这个会,而且还安排发言的机会,特别高兴。我们今天好几位副会长都来了,我能和他们坐在一块发言,感到特别荣幸。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热烈祝贺郑老师领先的《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出版。

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法治学科在法律地位比较偏门和冷门。这个领域里社会保障法的研究更加偏门和冷门,我们研究的力量不是很多,所以基数比较小,造成资料和信息汇总方面比较少,结果研究的人越少,大家的兴趣越小,越没有人研究,陷入这样的不好的局面。这部书的推出,可以唤起更多的学界和实务界的人士对社会保障研究的关注,对我们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做一个小广告,很多老师提到了德国社会法典的翻译工作,从2013年底,2014年开始,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有企业的赞助,把德国的社会法典翻译成中文,委托给我,我找了一些在德国学习社会法的学生,我们把德国的十二卷本的社会法典翻译成含义,目前十二卷本我们已经翻译出来了九卷,而且还有三卷也在进行当中,今年年底就可以把它全部完成。我们的经费相对来说比较好一些,除了翻译外,我们还进行了两次校对,每次校对也有费用,所以也是保证了质量可以信赖的,非常荣幸放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一起出版,这样可以形成规模效应,把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翻译汇总,这是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德国社会保障法典的翻译工作。

第三个,为什么社会保障法必须要用立法地方式来实现社会保障政策的法律化。一个是权利义务的分配和责任的分摊。通过红头文件不行吗,通过规范性文件不可以吗?如果形成立法,就会关注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以及责任分担的问题,维权的时候会形成依据。如果仅仅是意见和指导办法的话,适用范围只能在社保经办机构和机构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分配,最终导致公民是没办法维权的。所以这为什么社会保障政策需要立法来确定。社会保障领域,尤其是社会保险领域涉及到的主体非常复杂,涉及到公民个人,用人单位,工会,涉及到政府等等,如果仅仅通过政府规章,通过行政法规的话,可能会只单方面考虑到政府方便自己行政方面的考量,不能全面的考察各个社会主体的要求,而立法的过程,立法出台的若干的审读过程,使各个利益群体参与过来,立法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然后是可预见性的问题,如果形成法律之后,法律不能朝令夕改,要经过修改的话,需要复杂的程序,这样一旦法律把社会保障政策变成规范性稳健的话,以后适用可以用这个文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话在经济社会中就非常重要了。比如说大病保险的费用是规定从同级财政保障,不能从基金提取,那么2012年刚推出这个政策的时候,很多地方的经办机构说这样违法的政策让我们做,我做了以后到底有什么法律责任,通过文件挑战法律的权威,是我不敢放开手脚做,如果形成立法的话,大家可以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违反义务后承担的不利后果是什么。

然后是立法可以使社会保障政策具有可持续性,尤其是对社会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建立在代际契约法理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得到了可持续的应用。我们知道,养老保险至少涉及到三代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分配,每一代人都交养老费,同时还有一个义务是得抚养养老保险缴费继承人,集成了这两个义务后,退休之后才能申请到养老金。在这么长期的过程中,如果法律朝令夕改,像政策的话,如果用政策来调整的话,就不具备可持续性。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养老保险是一个持续性合同,是一个代际契约,只有用法律的方式,才可以维系这种继续用合同的长期效果。

在社会保险领域,通过法律规制权利义务关系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这个来看,世界各国现在都是社会保障立法的态势,我们要持续的关注。

另外,大家看到美国这个法,是个法律汇编,不是法典。法典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有总则和分则,立法者有意无意的也好会留下法律的漏洞,如果不清楚的话,法官会找到总则,然后用总则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解释这些漏洞,这可能是大陆国家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因为我们的法系同样也来自于德国和日本的传统。可能德国社会法典不是法律的汇编,它更加符合我们法律的应用习惯和使用习惯,对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的东西会更多一些。感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感谢郑老师,这么不容易,筹集经费,花了这么大精力把它翻译成册,我们借这个东风也把德国的东西放在这里,谢谢大家。

房连泉:下面请胡玉玮发言。

胡玉玮: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感谢郑秉文老师和团队完成的鸿篇巨著,八年时间,500万字。郑老师的成果硕果累累,上个月刚参加了世界银行的一个翻译的发布会,也是两大厚本。我是2002年在英国从事这个专业,过去十几年不管从事什么专业一直关注和追随着郑老师的研究成果,2006年我在OECD工作,当时外国的专家同事一提到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都提到郑秉文的名字。今年的主题是十九大精神,十九大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我来讲郑老师就是楷模,我一直以郑老师为榜样。

各位最近都在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等等。我感觉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增长,我认为通过法律的形式,通过依法治国的形式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最好的手段。此外,大家听到比较多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我认为在这一点上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目前的状态还相对比较落后,今天我们的讨论社保问题,以及法律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我们在十九大报告中,承认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但是没有改变对初级阶段的判断。就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诸多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国际经验不是不需要,反而更需要。中国现在第二大经济体,很多海外的经验还是需要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社保法律领域,我们的短板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海外的社会保障法律的历史长达百年,而我国短短六年的时间,我们仍然需要学习海外过程的经验,这样才能缩短我国的改革进程,从而增强人民的福祉。我相信郑老师的团队带来六大本书籍,毕竟程度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重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最后,感谢郑老师的邀请,能够给我发言的机会,也感谢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在寒冷的冬季给我们带来热腾腾的精神大餐。

  房连泉:下面请余少祥发言。

余少祥:首先,衷心的感谢郑老师花了八年的时间出了六本鸿篇巨著。我刚刚从印度回来,最近一连去了几个国家。我们发现在印度的药价非常便宜,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比中国落后20年左右,但是它有一个地方比中国先进,就是全民免费医疗,印度的穷人多,政府为什么能做到免费医疗,最关键的是看病便宜,药价便宜。我们出国到别的国家是买奢侈品,但是到印度是买药。我为什么说这个事儿?我主要是想说一个问题,我希望我们关注社会保障法法规本身外,一些和社会保障相关的配套法规也要关注。

我们现在社会保障目前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现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连年上涨。我们80年代以来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导致了过渡的市场化的后果,使得我们的医药费用连年上涨。还有医疗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医疗市场的混乱,这对我们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障有非常大的影响。

实际上,在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医疗事业是作为公益性事业举办,把它作为企业来举办是绝无仅有的。前两年我一直在参加卫生部基本医疗卫生立法,这部法律我是深度地参与,每次讨论我都参加了,后来到全国人大以后就没有再参与,当时我提出了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我们的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必须要回归到公益性。最后这个草案出来以后,第四条就是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公益性事业来举办,这个不要小看这一条,这个非常重要,尤其是医疗保障,医保控费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我希望以后我们在做社会保障法规研究的时候,同时也要关注一下跟社会保障配套的相关法规研究。比如说医疗卫生法,这跟我们的医保控费有非常大的关系。

我也欣慰的说一下,我比他们先一步到了社科院,到了张院长的旗下,我会跟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加油。谢谢。

    房连泉:到了这个阶段,发言就结束了,最后请郑老师总结。

郑秉文:刚才胡继晔教授发言让我们大家都回忆了八年前的事情,实际上胡继晔教授没来的时候我们讲到了那个场景,胡教授对这个事情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今天本来是调不开的,都说不来的,后来我亲自给他发了语音,我说你还是来一下,他在这方面也是做的非常好。刚才娄宇进到德国法典的时候,后续工作还需要大家继续,它是一个开放性的丛书,希望德国的出来以后加进去,刚才还讲到了日本的法典加进去就更好了。既然我们有基金业协会的支持,我呼吁一下,大家尽管参与,反正我们有钟会长在这顶着,我们就继续做下去,人社部部门的同志也会高兴,立法部门的同志也会高兴,立法部门也是会非常感兴趣的。感谢各位,也感谢张翼院长,以后我们的归属变了,我们办一点事儿,要跑折腿,费了很大劲,这回终于是被张翼院长收编了,我们在张院长的领导下把工作一如既往的做好,把后续的几本继续做下去。张院长也是专家,后续会做的更好,也特别感谢张院长一直参加到最后。还要感谢刘建平总和邓召明总,他们合在一起得一万多亿,跟咱们的书生坐到现在,我也挺感动的。我们现在的互动,企业和学界的互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新时代了,互动也进入了新时代了,这个互动也非常好,熊军总提前走了,天弘基金的同志也在这,他们也在钟会长的一声令下,抓住你,我们大家就可以兜着干了,也感谢各位,感谢学界的老师,也感谢袁山,再次感谢各位。

 

    房连泉:今天的会议结束。

 



发布会媒体报道集萃


1、学习落实贯彻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专题    (11月20日)

2、《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出版发行   (11月20日)

3、《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11月20日)

4、《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顺利召开    (11月20日)

5、《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11月20日)

6、《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首套国外社会保障法律的专业译丛    (11月20日)

7、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11月20日)

8、以良法促进发展 推动建立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顺利召开    (11月21日)

9、《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填补社会保障和社会法研究空白    (11月20日)

10、胡晓义:希望有一天 中国的社会保障法律也被外国引    (11月20日)

11、以良法促进发展 推动建立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1月20日)

12、首部国外社保法律译丛出版 填补社会保障和社会法研究空白    (11月20日)

13、“他山之玉”:《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出版    (11月20日)

14、《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11月20日)

15、《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在京发布    (11月20日)

16、世界社保法律译丛发布 加速推进我国社保制度立法    (11月21日)

17、首部完整引入国外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11月21日)

18、《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出版     (11月21日)

19、《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11月21日)

20、《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11月21日)

21、《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在北京发布     (11月21日)

22、世界社保法律译丛发布 为养老金立法提供重要参考    (11月21日)

23、世界社保法律译丛发布 为养老金立法提供重要参考    (11月21日)

24、首部完整引入国外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11月21日)

25、中国基金业协会:推动建立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1月21日)

26、鹏华基金:养老金管理人应有使命感稳健投资    (11月21日)

27、《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出版    (11月21日)

28、熊军:未来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重    (11月21日)

29、刘建平:社保体系是复杂的系统 其发展需法律来保障    (11月21日)

30、邓召明:养老金管理人应本着“管社会、助养老”的使命感稳健投资    (11月21日)

31、钟蓉萨:大力推动养老金的第三支柱 引导个人为养老做准备    (11月21日)

32、娄宇:立法可使社会保障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11月21日)

33、王延中:学习国外社保服务标准也能促进国内社保系统发展    (11月21日)

34、陈秉正:社会保险的可携带性值得探讨    (11月21日)

35、世界社保法律译丛发布 加速我国社保立法   (11月22日)

36、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社保体系发展需法律保障   (11月22日)

37、首部完整引入国外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   (11月22日)

38、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举行   (11月22日)

39、中国基金业协会:推动建立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1月23日)

40、中欧基金刘建平:社保体系发展需法律保障    (11月23日)

41、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社保体系发展需法律保障    (11月23日)

42、关注社会保障领域 满足养老理财需求   (11月23日)

43、关注社会保障领域 满足养老理财需求    (11月23日)








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
会议议程


时    间:2017年11月20日 13:30—17:00时
地    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1层2号厅(长安大剧院西侧)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协办单位:中欧基金、天弘基金、鹏华基金

13:30—13:55
第一阶段  主办单位致辞
主持人:  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局长 马援
领导致辞: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李培林(10分钟)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 钟蓉萨(10分钟)

13:55—14:10
第二阶段  图书发布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赵剑英
发言人(每人2分钟):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建平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邓召明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 熊军

14:10—14:55
第三阶段  领导讲话
主持人: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郑秉文
发言人(每人10分钟):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原人社部副部长 胡晓义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郑功成

茶歇 15分钟

15:10—17:00
第四阶段  主题研讨
主持人: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 房连泉
发言人(每人5分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原司长 陈   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局巡视员 张   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综合处处长 袁   山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王延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车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张   翼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叶静漪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林   嘉
              清华大学教授 陈秉正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郑尚元
              社会保障与劳动法著名律师 姜俊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胡继晔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娄   宇
              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胡玉玮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余少祥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唐丽娜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08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