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就“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该文载《人民政协》2019年11月26日,第05版,以下是访谈全文:
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养老养老,关键在于制度与人的配合。“‘少子老龄化’是影响养老金可持续性的主要原因。”在围绕上述《规划》谈感受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这样表示。
人民政协报:当前,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第三方平台推出的社保计算器,说白了就是以今天的收入计算退休时的收入。我国养老金可持续性情况如何?
郑秉文:我们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时曾发布过《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这份《报告》预测的结果是从2028年开始,会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当年收入小于支出,就会出现缺口。这样的话,财政将承压。事实上,现在每年养老金支出里已经有不少财政补贴了,例如2018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5.12万亿元,其中财政补贴5355亿元,占总收入的将近10%。
人民政协报:在您看来,是什么因素对养老金可持续性造成了影响?我们又能做点什么?
郑秉文:其实,我国和很多国家面临的养老金可持续性压力原因是一样的,就是人口老龄化。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人口总的看很年轻,在100个人里,只有7人是60岁以上老年人,而现在这个数字变成了18人,就是说,老年人占比大大提高,超过了10%。我国早在2000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了。
准确地讲,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应该叫做“少子老龄化”,就是出生率不断下降,就业人口比例越来越小。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年人口只有4300万人,而劳动力人口是3.1亿人,就是说,7个人养活一个老年人。现在就不同了,我们的劳动力人口是9亿人,而60岁以上老年人是2.5亿人,大约是3.6个劳动力人口养活1个老年人。所以,“少子老龄化”是影响养老金可持续性的主要原因。
人民政协报:在您看来,应如何解决“少子老龄化”问题?
郑秉文:人口问题不仅涉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还涉及人口安全的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它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规划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到2022年,中期目标是到2035年,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更有新意的是,中央把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作为研究社保的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提交了《关于建议9年义务教育向下延伸至“学前教育”的提案》。很多青年夫妇生育意愿不高,不愿意生养两个孩子,觉得抚养成本压力太大,尤其是3-6岁教育费用逐年攀升,“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严重影响生育意愿的又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