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发展报告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
全文搜索:
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大范围试点短短半年之后,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已超过4000万人,制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探索中的制度也面临着缴费人数少、人均缴费金额不高的问题。不仅如此,试点中还出现了便携性障碍,银行、保险与基金等各方服务者乃至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仍未厘清,养老保险体系各层次之间的配合细则仍未出台,试点中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以个人养老金为主题,从理论、实践与国际经验三个层面探讨了这一被世界银行称为第三支柱的制度,并将上述三个主题分别作为各篇的主题。 在理论篇中,主要探讨了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系构建、发展困境、经济与社会效应、评价体系与规模预测等内容;在现实篇中,主要探讨了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论与现实意义、证券、基金与保险行业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路径选择、产品供给策略、以及信息化、金融教育、合格默认投资工具等技术变革的影响;在国际比较篇中,按照资产规模、在养老保险中发挥的作用选择了各具代表性的国家,总结了他们在发展第三支柱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据此提出了完善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议。
本报告以“养老基金与ESG投资”为主题,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国际经验三个维度,解析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ESG策略之间的联系。本报告包括一篇导读、八篇特稿、一篇主报告和四十一篇分报告。“理论篇”包括十篇分报告,分别从养老基金与ESG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国际经验以及概念厘清、观点争议、历史演进、未来发展等方面深入解析。“实践篇”包括九篇分报告,来自博时基金、中信证券、太平养老、国寿养老、英国安本集团、南方基金、施罗德投资、汇添富基金等机构的作者分别介绍了公司或行业的实践,来自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的作者介绍了标普碳效率指数策略在助力机构投资者践行ESG投资理念上的经验和实践。“国际篇”包括二十二篇分报告,这些分报告可以进一步分为两大类:一类关注全球大型养老基金的ESG投资策略和实践,另一类关注全球重要的资产管理机构在养老基金ESG投资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立了“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历经20余年的探索,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近年来也遇上了一系列的问题:待遇领取人口增幅连年高于缴费人口增幅,且缴费人口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制度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与待遇水平将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此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与正规就业相关联的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非传统就业形态的挑战,尤其在扩大覆盖范围方面。 为了克服以上弊端,中国在2009年建立了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基础养老金部分完全来自财政转移支付,因而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为主和个人账户制度为辅的混合型制度。该制度于2011年推向城镇居民,最后在2014年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为城乡居保)。在不到10年时间中,参保人数已经高达5亿余人,其中领取待遇的老年人超过1.5亿人。“城乡居保”制度为完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7》以中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为主题,凸显了两个“首次”:一是国内首次发布的全面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多层次”体系的著作,二是国内首个长期护理保险领域囊括国内试点与国外经验、运行实践与理论分析的全方位研究成果。全书近50万字,包括一个主报告和28个分报告。研究主题和成果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保险学会联合设立的《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构建与模式选择》年度研究课题,是这个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先生为本书撰写序言。
养老金制度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兼论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改革
共有5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当前第1页  共1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0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