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论文 >> 工作论文2020年 >> 信息详情
全文搜索:
【PDF全文阅读】

本期刊发的《工作论文》是由房连泉撰写的《国外建立长效脱贫机制的做法及启示》。如引用,请征得作者或本实验室的同意——编者。

 

国外建立长效脱贫机制的做法及启示

 

房连泉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摘 要]:减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贫困退出的真正目标在于长期脱贫,而不仅仅是项目退出。一方面退出中的资格重新认证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退出后的收入干预措施也要跟进。我国在当前精准扶贫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建立中国特色的长效脱贫机制。

[关键词]: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计划;退出机制;长效脱贫;收入干预

 

当前,发展中国家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计划的精确扶贫效果明显。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简称“CCT”)的主要特征是针对贫困家庭提供现金补贴,前提是这些家庭要满足一定的行为条件,理论基础是附加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即以金钱换取行动。即政府与其给贫困者发放福利,不如给他们以生活手段,使其获得自主发展能力。正是因为这种设计理念,使得近20年来CCT计划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推广。

 

退出机制在扶贫项目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代CCT计划于20世纪90年代在拉丁美洲诞生,至本世纪初逐步扩展到非洲和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至2015年全球已有63个国家(以中等收入经济体居多)实施了CCT计划,其中拉美22个,非洲18个。从减贫效果看,该计划在增加贫困家庭消费、提高中小学入学率、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以及倡导性别平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以拉美为例,201118个国家的CCT计划覆盖了约1.29亿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20%,贫困人口的近70%。相对于无附加条件或普享性质的福利项目,CCT计划的目标定位性更强,更有利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而言,CCT旨在帮助他们走出家庭贫困的代际循环。

随着CCT计划的广泛推开,自2000年以来,国际上对贫困退出的研究逐渐增多。较早的研究集中在一些国际扶贫组织对南部非洲开展的食品安全和营养技术援助项目上。这些组织将退出战略(Exit Strategy)定义为:贫困地区援助项目退出的前提是不得损害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即退出后受益群体的行为不得发生偏离。退出战略是CCT计划实施中的一项积极性干预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退出是脱贫的前提

减贫计划的初衷在于提升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积累,单纯的现金救助和消费补贴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过渡性手段,实现家庭的长期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标。建立退出机制是CCT计划本身的目标要求之一。CCT计划实施的初衷在于提升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通过收入能力的提高,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实现长期脱贫。

2.财政条件的限制

减贫计划的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只有以前的受益成员退出,才能为新的贫困家庭进入带来机会。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扶贫项目出现了受益群体不断扩张的局面,有些国家CCT计划受益人数甚至超过了贫困人口总量,反映出管理中的疏漏。

3.激励劳动力参与的考虑

福利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尽量减少福利对劳动参与的负面激励,避免养懒汉现象。相对于无附加条件的福利项目,CCT计划更加强调受益人作为需求方的能动性和参加就业的意愿。建立退出机制是引导受益人预期,激励其增加劳动参与,提高收入水平的必要措施,也是预防受益人长期停留在计划之中,形成福利依赖性的必然要求。

 

国际上减贫计划退出机制的主要做法

1.受益人资格的重新认证程序

重新认证(Recertification)程序(简称重认程序)是指对受益人的资格进行重新评估和再次确认的过程。随着CCT项目的实施,受益家庭的收入条件会不断发生变化,项目管理者需要运用一定的甄别机制筛选已脱贫的家庭,并为仍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重新颁发资格认证。因此,重新认证是退出战略的前提,是CCT项目走向精准化管理的一个前提。贫困家庭经过资格再评估后,面临两个结果:一是满足条件,退出计划;二是重新获得资格认证,继续留在计划之内。需要指出的是,对低收入群体的鉴定标准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退出时的收入门槛要比进入计划时的资格线高一些。传统上在拉美地区,除巴西外,真正实施资格重认机制的国家并不多。由于社会政治阻力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国家的重认程序都存在着时间延误问题。从拉美国家的实施情况看,实际退出CCT项目的人口比例并不高,说明了贫困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如2012年墨西哥的机会计划对约100万个家庭进行了资格重认,其中仅有18%脱贫退出计划。

2.退出后的收入干预措施

1)为解决退出CCT项目后的重新返贫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台了收入创造(Income Generation)计划,用以连接CCT项目,使退出家庭继续获得生产和就业方面的扶持。基于就业形态,这些措施分为自雇就业者(Self Employed)收入干预和工资就业者(Wage Employment)收入干预两类。前者包括技术援助、小额信贷、创业启动补助和生产资本(如种子、化肥和家畜)支持等措施;后者包括课堂培训(技术和软技能)、岗位培训、劳动中介服务以及对雇主的奖励措施等。从执行效果看,这些干预措施对青年群体找工作和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项目执行时间还不够长,其帮助贫困家庭提升就业收入能力的总体效果还不明显。为了改变CCT计划收入干预措施覆盖面窄、连接机制松散的问题,许多拉美国家正在采取一些新的举措,以增强收入干预措施的效力,其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建立机构间的合作协议。为建立CCT计划与其他收入干预计划之间的联系,许多国家出台了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政府部门之间共享CCT受益人的名单及项目服务等信息,共同参与项目管理。二是引入社会工作者。部分拉美国家雇佣社会工作者,参与CCT受益人的收入干预项目管理。社会工作者和受益家庭共同协商制定脱贫计划,家庭参加就业培训时,可获得一定的奖金奖励。三是采取一定的财务奖励措施。在智利、哥伦比亚和牙买加等少数国家,已开始研究运用财务奖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0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