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论文 >> 工作论文2015年 >> 信息详情
全文搜索:
【PDF全文阅读】

     该文尚未公开发表,如引用,需注明出处并征得本实验室(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或作者本人的同意——编者的话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名义账户”改革——方案设计与可持续性

张盈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员
Email:
zyh2005xd@126.com

 

     摘  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刚刚迈出实质性第一步,还需要理论上深入讨论。本文以“名义账户”制改革思路,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预期待遇、基金收支、财政负担和转轨成本等做了测算,结果显示:相对于原有的财政退休制度,“名义账户”制在相同缴费率下可以获得更高待遇,制度的财务状况更好,财政负担和转轨成本相对更低,但需要市场化运营以获取更高的基金投资回报。
关键词:名义账户;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替代率;职业年金;财政负担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财政全额负担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全面转向参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制度,争论多年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尘埃落定。
     改革方案中关于基本险部分的设计几乎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严丝合缝,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后者一路走来的艰辛。20年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选择了“统账结合”制度,结果产生数万亿转轨成本,到如今,这些成本难以化解,造成个人账户“被掏空”。从2001年各地开始做实账户,10多年来的结论是既超出地方财政负担能力又无利可图,于是乎,随着空账规模越来越大,做实账户的声音渐弱,支持虚拟记账的声音渐据主流。
     对此,学界一直在探索虚拟记账的理论基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名义账户”制。本文浓墨着笔重提这个模式,论证其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旨在用数据说话、向社会推介,希望这个坚守精算平衡的创新制度模式能够成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引领者。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改革的可行空间

     (一)转轨成本和赡养率“双高”情况下,虚拟记账比实账积累更具现实性
     粗略估算,机关事业单位初次参保约为3800万人,赡养率是42%,替代率约为75-80%,对比转轨成本占基金收入的情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制度负担更重。
     不仅起步负担沉重,未来趋势同样不容乐观。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长期实行“窄进宽出”,其“老龄化”程度比城镇企业更严重。以2014年为例,我国总人口赡养率(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15-59岁人数)为23.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赡养率是32.9%,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赡养率是42.1%。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机关事业单位赡养负担沉重的问题会 愈演愈烈,预计到2040年赡养率超过50%、2050年超过60%,而同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赡养率分别为38%和53%

 

 

Copyright(c)2012-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浏览次数:3308456